毛利秀元冷笑出聲,一副已經識破敵將詭計的架勢,果斷下令拔營,繼續往后撤上百里。
家臣紛紛獻上溢美之詞。
明軍卑劣的挑釁手段,只要不上當,那就已經贏了。
所有人都這么想。
“沒膽氣了。”潘明無奈。
坐了這么長時間冷板凳,他渴望一場戰斗,就像杜克那樣,殺一個軍團長級別的大名。
事實上,在這個東方傳統世界,潘明才是最如魚得水的那個,因為他最初選定的路線便是
修仙。
“不知道會來多少倭人支援。”
陸離有些期待。
逃離南原以后,他這條命怎么來都是賺,便道“介時,你在明面上對敵,我想辦法再陰倭賊一手。”
暗戳戳搞偷襲,或者,趁其不備給敵人一個“驚喜”。
這種感覺屬實令人感覺舒爽。
而對象是倭人,直接讓快樂翻倍。
對于自己這個兄弟在南原時,給倭賊留下的心理陰影有多大,潘明可以想象到
他要是露個臉,不說直接嚇退敵人,至少也能使之逡巡不前,半天內不敢發起進攻。
種種跡象表明,各大軍團已經漸漸喪失了銳氣,遠的不說,稷山這種雙方戰力旗鼓相當的戰斗,就立刻開始叫苦不迭,開始思索后退。
這讓秀吉心力交瘁,他和豐臣家的一切都寄托在半島之戰上了。
失敗,是絕不允許的事情
于是乎,第一軍團長加藤派上用場,他離開本陣,通過巧妙佯動,繞過側翼李朝軍的封堵,從另一個角度直撲漢城。
戰術上,無疑是一個精彩的戰例,同樣也是一種無奈妥協,秀吉確認麾下其它兵團,已失去壬辰戰爭一往無前的銳氣
如果是在那個時期,不會有那么多彎彎繞繞,即便有,加藤也不會佯動,去小心翼翼繞過守在側翼的李朝軍隊。
佯動
迂回
地圖上畫一條直線,大踏步地擊穿敵方陣地便是
如此強烈的反差,讓秀吉選擇做好最壞打算,退守已經收入囊中的三道,不計代價,抽調國內力量,強迫那些看戲的大名一起出血。
德川家康。
以他為首的關東大名,自戰爭伊始,就被排除在入侵計劃之外。
而跟隨秀吉出兵的大名,皆是聽令于他的勢力
謀劃能否成功
要知道,德川家太會隱忍了,而關東聯軍只比自身勢力弱上一籌,萬一不聽令,本土就會爆發戰斗,重新回到戰國時代。
老猴子心中舉棋不定。
一切還得看漢城。
水原。
第二天中午。
鍋島軍趕來,麾下只有兩千余精銳跟隨,余者皆在后方繼續行軍。
但他們戰意十足,主動要求單獨出兵拿下水原,這條漢城唯一可守的屏障。,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