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張口仁義道德,閉口道德仁義的人類
不過,妖魔轉念又想到陸總兵的為人,只能感慨,人類中真正能夠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實在太少,反而喜歡拿自己做不到的條條框框,去約束別人。
望著城外集結的倭軍,又看了看身后,士兵中有部分人抖索篩糠,其它都或多或少有著未戰先怯的表現。
“吃飯,殺豬吃肉。”
陸離下了第一條軍令。
他清楚,守城最重要的是士氣,主帥必須要鎮定,而自己本身就不慌,如今再關心一下麾下的伙食,邊吃邊做著最后的準備工作,士氣應該會提振。
不過,作用也有限。
要是打個雞血、擺擺姿態,就能讓所有士兵變得舍生忘死,個個勇猛過人,那南原還能守很久
公元前204年,韓信兵出太行山井,擋在面前的趙軍,在數量上,占據絕對優勢,形勢十分危急。
于是,韓信背對太平河列陣,與敵人展開殊死搏斗,最終漢軍置之死地而后生,將趙軍打敗,造就了一代兵神傳奇。
目前漢城局勢,跟背水一戰何其相似
只不過陸離覺得,這里面可能有什么誤解,大部分人認為,背水一戰是在絕境里迸發出驚人的力量,實現逆襲,將敵人徹底打敗。
其實,韓信之所以選擇背水一戰,并不是為了打敗敵人,而是讓漢軍維持住陣腳,不致被占據優勢兵力的敵人擊潰。
真正讓趙軍大敗的計謀,是事先派人迂回,偷偷潛入敵方大營,突然在那里換上漢軍旗幟,使處于前線的趙兵誤以為,自家后營遇襲,陣線瞬間大亂,紛紛后撤,這才贏得了戰役的勝利。
在陸離心中,想要重現這種操作,必須具備以下三個基本條件
第一,士兵要對主將擁有絕對的信任。
這一點,拋開充人頭、打下手的李朝士兵不談,明軍和妖魔都能夠做到。
第二,雙方實力對比不能太過懸殊。
當然,所謂懸殊,不單單指兵員數上量,還得算上敵我兩方的武器裝備、天時、地利。
綜合考量,他們勉強占一半。
第三,要有其它相配套的計劃。
否則,拿什么打
僅僅依靠將士們陷入絕境時,迸發出來的勇氣,或許能夠創造一時奇跡,根本無法持續多久。
但守軍絕非孤軍作戰,遼東軍團正在路上,保守估計,人手在一萬以上,皆為經驗豐富有過抗倭經歷的鐵騎。
這三個基本前提,陸離自認己方占據了絕大多數,勉強能夠將之湊全。
因此,他在大局方面,表現得非常樂觀,再不濟,拖一個兩個倭軍大將上路,也是賺了。
城頭。
西門守備大將陸離,當起了廚子,當眾搭建烤架,然后,烤著處理干凈的全豬,時不時涂上一層蜂蜜水
很快,香氣遠遠傳出。
潘明過來撕了一塊前肘帶走。
周天、杜泉紛紛照做。
守其它三門的將軍知曉此事以后,紛紛效仿,管它有沒有用,先把姿態擺出來,唬不住外面的小鬼子,難道還唬不住盟友
不愧是是南原守將想出來的計策。
倭人遠望觀察,看到西城坐著一個老熟人,正穩如泰山的烤著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