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守在江邊的明軍打退了第一波來自下游的倭軍水師,
在這之后,倭人又一次偷摸著過來,接著,又被浙兵迎頭痛擊,無奈再度退了回去。
然而,并非所有倭人都退走。
在李如梅部遭遇反擊的前一天清晨,江面爆發戰斗,那時候霧氣和雪勢非常之大,明朝守軍的視野和感知受到限制。
一群日艦沖過來,一群日艦竄到另一邊去,至于數量多少,有無漏網之魚,沒人能夠確定。
在這種情況下,小船混在大艦之間,趁明軍注意力偏移,集中在炮轟大艦的時候,加藤等人快速突進,借著天時偷偷駛入城中。
哪有什么清正盛裝入島山
自吹自擂罷了。
沒那么威風,反而有些狼狽。
但不管是威風,還是怎樣,加藤終歸是從西生浦趕了過來,有了兩名軍團長級別的大名,島山城瀕臨崩潰的守軍瞬間有了主心骨兒,不僅堅定死守的決心,反而嘗試反攻。
看著漸漸受挫的李如梅,并通過倭軍,明軍眾將逐漸琢磨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支援抵達。
加藤安政先前所說,恐怕并不是虛言,清正確實不在城內。
楊鎬無奈,非常淡定地對周圍的將領們解釋,并笑稱加藤清正定入城矣,猶檻虎而刺之也。
扮演者看著一副智珠在握模樣的楊鎬,心中冷笑,不過是為了遮掩自身指揮失誤的尷尬罷了,
此前,這位楊經略使一直宣稱,加藤一直就在島山城內。
再加上他對太和江并未有太多關注,起初只是派了一只部隊去守,后來又加了一些坐冷板凳的南兵,很難將其徹底封鎖住。
此時此刻。
楊鎬心中非常悔恨,要是知道加藤清正會從西生浦趕來支援,他寧可暫緩攻城,也要派出大股攔截部隊,將這條大魚活捉
不同于扮演者的殺伐果斷,這家伙做夢都想活捉軍團長級別的人物,好為自己張本。
說實話,哪怕是“既得利益者”陸離,也開始厭惡這種私心凌駕于大局觀上的現象。
麻貴讓西北軍吃獨食,可人家能打出漂亮仗,而眼下,光靠李如梅部,根本不可能吃掉島山城。
幾乎是眾將議事的同時,李朝那邊有所收獲,他們在山城四周的隱秘山林中,抓到了近百名武士,個個羸弱不堪。
經過一番審訊,李朝人得知,城內的倭軍過得苦不堪言,渴了可以化雪,或者飲用牛馬牲畜的尿液,但吃食卻極度匱乏,要么嚼紙,要么把墻壁上的土刮下來煮著。
若不是偶爾能夠偷偷出來打獵,恐怕早就開始潰敗了。
當這份情報送到中軍大營,本來正在激烈討論的眾人,紛紛安靜下來,希望楊鎬能夠作出正確判斷。
然而
這家伙一拍大腿,感慨原來倭人守軍主動要求和談,是因為快要撐不住了
如此,何必攻城
等著里面的倭賊被餓死不就行了
不同于達到辟谷境界的修士,無論是倭國武士,還是明朝武將,都需要通過大量進食高品質肉類,來維持自身所需。
正因為如此,楊鎬決定暫不攻城,等著里面的倭軍自己潰敗。
畢竟,加藤清正坐的是隱蔽小船,帶不了多少糧食,反而多出五百張嘴,只能在精神上鼓舞士氣。
陸離擔心,這可能是敵人故意放出的消息,也許那些掌握玄法的神官、陰陽師,正在秘密運輸食物。
但一名穿著紫袍的道士卻開口保證,城內沒有術法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