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楊鎬之所以有膽子胡作非為,全都是張、沈二人默默撐腰的緣故,這三個家伙湊到一起,簡直是在“護黨罔上”
殺招便是這四個字。
哪個皇帝不厭惡屬下如此
貪贓枉法無能殘暴好大喜功
都不是大問題,人無完人
不過,互相勾結起來欺騙是想圖謀什么今日敢這般,明日就敢一起造反
一個大屎盆子扣在兩位閣老頭上,又是請罪,又是自貶,當場暈死在萬歷帝面前,得虧首輔趙志皋站出來替兩位同僚辯解、擔保,這才使皇帝冷靜下來。
丁應泰是好鳥
內閣大臣斷不可能做出這等自毀前程的事情,但奏報肯定存在真實性,于是乎,朝廷公布臨時處置結果
楊鎬革任回籍。
邢價暫兼經理軍務。
麻貴、李如梅暫留原職,等特使查清原委,再論處置。
開春以后,率先來到漢城的不是第二批大支援,而是丁應泰彈劾奏折,楊鎬大驚失色。
在第一時間拿到抄件以后,他發現,拋開誣陷不談,里面提及的很多細節,絕非一個剛來沒多久的軍前贊畫所能知曉。
仔細一查,直接鎖定泄密者
南軍小將周陛。
好不容易過關,竟然被自己背刺,楊鎬怎么可能不怒,當即把人叫過來痛斥,隨后關進幽獄。
矛盾本就積攢了太多。
浙兵一直在吃苦、受排擠,說是吃最差的糧食、拿最少的軍餉,打最硬的仗,一點也不過分。
眼見周陛被抓,他們長期壓抑的怒火瞬間被點燃,在另一名將領周冕的帶領下,竟然圍攻經略使衙門。
反了反了
浙兵鬧兵變
楊鎬的護衛營立刻帶兵勒馬,跟浙兵在衙門附近對峙。
靠在四周的西北軍、遼東軍各營也湊過來,唯獨仍在修養的陸離,勒令妖魔不許參與此事,置身事外。
倒是有不少扮演者也參與其中,不斷拱火,管它打誰呢,只要能混參與度即可。
得虧南軍中不乏聰明人,周陛等將領的上司陳寅,聽聞麾下趁機鬧事,當即沖過去鎮壓。
圍攻主官是什么罪大忌
別說現在能否斷定楊鎬到底如何,哪怕他確實失了勢,無論誰來接任經略使一職,浙兵都要被清算。
有驚無險,鬧劇結束。
楊經略也不愿意再節外生枝,索性大度一回,把周陛給放了出來。
說實話,楊鎬已經認命,他也清楚自己這次不可能被嚴肅追責,往后肯定會重新起復
然而,李朝人收到這個消息后,當即掀起軒然大波。
楊經略使去職
誠然,聯軍在蔚山打了個敗仗,但他在李朝文武心目中,威望依舊很高,所有人都記得對方單騎入漢城的壯舉。
朝鮮國王李昖同樣忘記當初被楊鎬痛斥,幾乎要鉆地縫的事情,立刻召集謀士、寵臣,商量到底該如何營救楊鎬。,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