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混在其中扮演者會積極阻止,提防此類事件發生
拒絕最古老卻實用的戰法:圍三闕一。
將領彭信古麾下的部隊紀律太差勁,為了搶功勞,一股腦兒往上沖,將位于陣地上的大將軍炮棄之不顧,最終大炮意外炸膛,引爆明軍火藥庫。
那慘狀
史書上記載,一團刺目的火光在炮營陣地中爆開,黑云沖天而起,隨后轟鳴聲傳入耳中,熾熱的火焰與沖擊波向四周無差別擴散。
無數完整的大明士兵變成殘肢斷臂,被高高拋起,再落到滾燙的地面,期間沒有鮮血滲出,已經所有液體全被高溫烘干。
遮天蔽日的硝煙,讓天空陡然暗澹下來,不管是明軍、倭軍,全部陷入停滯,沒人在第一時間回過神來。
最終,確認是明軍陣地發生恐怖爆炸,不管是士兵,還是將領,悉數驚慌失措,紛紛轉身逃命,因為自家遭遇了可怕“攻擊”。
本來存有理智的兵將,在這種瘋狂氛圍中,也變得瘋狂起來。
倭人開始轉守為攻,追殲沒有任何抵抗意志的明軍。因為他們從一支成建制的軍隊,淪為孱弱個體,比殺雞還要簡單,腦袋和耳朵被割下來。
血流成河、殘骸遍地。
成為明軍反攻階段永遠無法抹去的污點,而失敗的關鍵點
彭信古。
先前李朝國王要求看的黑人兵卒,皆是出自他麾下。
看著挺唬人,還有個花哨的黑面戰神稱號,但根本不頂事,再加上這家伙除了黑人,麾下全是京營官兵。
一群老爺兵,能有什么用
要知道,京營軍紀一向很差,這是明朝的積弊,李朝百姓、官員,最厭惡這幫來自大明京師的無賴。
當戰爭出現勝利曙光的時候,這幫酒囊飯袋之徒擅自離開陣地,向著城門勐沖,最終無人看護的大炮炸膛,引爆火藥庫,將四周其它部隊的無辜明軍送走。
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東路軍、西路軍,麻貴和劉綎至少能夠保證亂而不潰。
可兵力最雄厚的中路軍不行。
兵力來源太復雜了。
遼東軍將領祖承訓帶的是遵化兵,宣府將軍馬文呈帶的卻是巴蜀兵,此外還有浙兵、京兵、宣大兵、薊州兵、密云兵等。
大家互不信任,更缺乏默契,突然發生如此變故,諸部各行其是,頗有種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意味。
因此,陸離想要避免這種悲劇。
與此同時,待在中路軍的扮演者也已經打定主意,去阻止彭信古及其麾下那幫白癡。
而最壞的打算是,悲劇不可避免的出現苗頭,他們第一時間頂上去,控制陣地上無人看管的大炮、火藥庫。
畢竟,對于提前知道走向的人而言,這種意外失誤完全可以控制。
東路軍按兵不動。
上演完驚奇諜戰,進入僵持階段的中路軍,開始與倭軍主力對峙。
西路軍在干什么嗎
閑著無事的陸離看向另一堆奏報,將其拿起來。
原來,劉綎這位大刀將軍閑了一陣,開始忙著唱戲,而且陣仗弄得挺大,過萬將士陪著他一起演,就為了騙一個不諳世事的“傻子”上鉤,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