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白死掉的那些兄弟,個個都是好漢,滿腔熱血去殺倭
告死這家伙
至于劉綎的族人,陸離懶得去管。
此刻,他真是受夠了明軍內部這種互相算計、暗中使各自絆子的臟手段,當初獨領一軍鎮守南原死城,都比和劉綎之流共事強。
坦白來說,要是他營中有扮演者,倒是有希望避免被惡心到。
因為上述幾種小手段,劉綎在歷史上都用過,對敵者是小西行長,而坑害者正是陳磷
苦主都沒變
可惜,唯有異常深入的研究這場戰役,并將目光聚焦于順天之戰,參考多方資料才能發現端倪。
現如今,水陸兩軍離心離德。
再無合作之機。
陸離上了旗艦以后,當即寫信向萬歷狀告劉綎,細數老小子罪狀,措辭參考當初一桿子打翻所有援朝官將的丁應泰,言明要將其處斬,以慰犧牲水兵在天之靈。
不過,狀書沒有提水師整體士氣如何,雖然以此來向朝廷施壓,不失為一種辦法,但陸離不愿這般。
此舉屬于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皇帝不是蠢貨,會派特使來調查。
當天下午。
暫時無心作戰,思考如何給自己善后的劉綎,忽然看到探子匆匆來報,說倭軍開始毀城了。
毀城
怕不是說錯了,是筑城吧。
然而,劉綎親自帶兵去偵察以后,發現探子說沒錯,就是毀城。
本多忠勝正指揮著倭兵、奴隸,快速拆著西城。
從內部毀城可比從外部炮轟快多了,由于不知道倭將葫蘆里賣的什么藥,本就攤上麻煩的劉綎沒敢妄動。
到了傍晚時分,太陽即將落山,他總算看明白了,原來本多忠勝在拆毀一小段城墻以后,在此地修了一道大門,非常寬,道路也特意平整過。
何意
劉綎揣測。
位于另一端的陸離,受限于位置,以及倭人神官刻意遮掩,阻隔外界探查,根本不知曉此事。
西路軍那邊也沒有通報情況的意思,就連獨立性極強的權慄也受到限制,暫時無法與水師方面往來通信。
第二天,清晨。
一隊倭軍騎士從新門沖出來,先是殺到明軍營前,象征性地放了幾炮,然后轉身朝著東邊狂奔。
因為三令五申,禁止擅自出兵,并與水師聯系的緣故,所部明軍將領不愿意被提督穿小鞋,也就沒讓麾下認真追擊。
后來劉綎問了下倭兵數量,直到僅有二十余騎后,便沒有放在心上。
等到了晚上,還是一直被排在戰斗序列末流的李朝義軍,發現事情有蹊蹺。
原來,在中路軍所圍泗川以南,有一處名為柳管堡的地方,上面設置了烽燧,叫做三天后峰。
據李朝將領所知,這個烽燧已經被廢棄很久了,可是這一天晚上,卻亮起沖天火光。
更奇怪的是,在三天后峰有火光傳出以后,位于順天倭城最高處的天守閣,同樣點起烽火。
光柱格外盛大。
明顯是兩路倭人在彼此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