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陸離將公文合上,放在身前的木案上,恢復了正襟危坐的姿態,表明自己已知其意。
而丁原似乎心存考較之意,將問張遼的問題,又說了一遍:
“孟明,你如何看待如今的形勢?”
聞言,陪坐上首的張遼不由得皺眉,他擔心陸離太年輕,不知輕重,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
“很顯然,黃巾賊與雜胡狼狽為奸,試圖瓜分并州……”
第一次論策,陸離根本不怯場,由于熟讀《三國演義》《三國志》,他幾乎是站在上帝視角看問題,且懂得察言觀色,自然知道丁原心中所想,順勢說道:
“這次黃巾軍復起,有西邊的羌人出兵增援,聲勢定然不弱于張角在時,因此必須派兵增援太原,遣軍中大將鎮守交城、清徐、晉陽,以免其與北方各胡合兵……”
聽到這里張遼暗自松了口氣,只當陸離誤打誤撞與主公的心思相合。
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
由于親自交手過,陸離知道渠帥郭泰麾下的士卒大多是農夫,一旦遇到成建制的官軍,大概率望風而逃。
不過,誰讓丁原想做刺史呢?
正史上明明白白寫著,中平五年三月,并州刺史張懿在抵御外敵進攻時,戰敗被殺,朝廷下令由別駕丁原繼任。
演義中沒有提及這些,但丁原出場時,其人就是并州刺史。
因此,那個張懿沒人能救。
“哈哈哈……知我者,孟明也。”
丁原并不知道陸離已經提前知道了正確答案,見他給自己遞了個臺階,不由得笑出聲來。
“太平道最擅蠱惑人心,汝等莫要忘了第一次黃巾之禍,那可是席卷了整個天下。”
說到這里,丁原當即手寫軍令一道,交給侍從。
“速命我兒奉先親率狼騎坐鎮晉陽,在黃巾賊渡文水時,半道擊之!”
得。
好不容易趕過來,又得原路返回。
有些將領在心中暗嘆,眉頭微皺,但也沒有太大的抵觸:
第一,此行的主將為別駕義子,只要一想到那個宛如魔神在世的呂布,哪個敢說不服?
第二,正如先前分析的那樣,黃巾賊來勢洶洶,絕不能讓其成功北上。
第三,軍令如山,不容違背。
在場眾人中,唯獨張遼與陸離知曉這件事不簡單,暗藏玄機。
不過,丁原接下來的話,又令陸離感覺迷惑起來。
“昨夜前線傳來消息,大軍退守郡城,依仗地形御敵,而休屠各胡沒有云梯、攻城槌,刺史安全無虞。”
“另外,本官已下令抽調樂平、新興兩郡的士卒,命其在火速趕赴九原,到時候本官親自率兵北上,馳援刺史,殺盡那些異族賊子!”
話落,眾將心中疑慮全無。
不僅如此,原先那個提議立刻北上的漢子也面露笑意。
云中郡城池堅固,刺史再怎么說也能撐個十天半個月,而集合士卒需要兩天,從九原出發趕往增援,最多只要三天時間。
有什么比別駕不顧千金之軀,親自上陣,更能鼓舞士氣的呢。
不由得,陸離開始思索:
自己投靠的主公究竟是什么人?
視線飄向前方,落到了兄長張遼身上,此刻他面色如常,令人看不出其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