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送其拜別兄長,再帶其去中軍大營,親身感受一下并州軍的威勢,最終,引薦一下兄長張遼以及飛將呂布。
常人道,英雄惜英雄。
數日之前,陸離初來投靠丁原,便被主公委以重任,軍中諸將不僅沒有排擠他,反而熱情相待。
由此觀之,趙云去了并州,肯定然會備受禮遇,久而久之,并州軍內必將再添一員猛將。
計策初定。
陸離抖了抖韁繩,示意黑鬃馬跑快些,盡早回并州,以免出現什么變故:比如半路殺出個公孫瓚。
“子龍,你我意氣相投,從今往后,便以兄弟相稱,如何?”
這話并不突兀,古人相見有敘齒一說,即,以年齡長幼而定坐席次。
同理,若是聊得投機,亦會如此,想當初,陸離與張遼相遇時就是這樣,只不過現在換做了趙云。
幾乎是同一時間,清朗的聲音自身后傳來:“云生于建寧元年,敢問將軍貴庚?”
“哈哈哈,愚兄生于延熹十年,癡長你一歲,往后別再稱什么將軍,顯得生分了。”
陸離心中暗爽,笑道:“往后叫我兄長即可。”
聞言,趙云點了點頭,理所當然地喚了一聲兄長。
霎時間,陸離心中一陣舒坦。
張遼是吾兄,趙云是吾弟,呂布是吾友,試問天下,還有誰?
與此同時,察覺到自己剛結交的兄長心情大好,趙云亦是歡喜:
自己不過一介白身,竟與軍中將領約為兄弟,而且還是千里跨境追敵的忠勇之輩,自然是喜不自勝。
不知不覺,已到了午時。
村落之間飄起了炊煙。
在趙云的指點下,陸離七拐八折,在鄉間小道上來回穿行,終于停在了一處里外。
亭長,管轄十里之地,治下肯定會有更小的單位——
里。
眼前這個里規模不小,陸離下馬時,抬眸隨意打量了一下,粗略估摸,至少住著百十戶人家。
而里門略顯氣派,足有一丈高,瓦當上以飛云為紋,中間刻著兩字:趙里。
以姓為里名,并不罕見,說明這是聚族而居,里中皆為趙姓。
“子龍?”
二人剛下馬,一個裹著黑色嘖巾,服飾與普通黔首無異的中年男人便快步迎上來:“你不是外出游歷了嗎?”
“路遇友人,邀其還家。”
趙云不欲多言,以免泄露陸離的身份,惹得都亭侯公孫瓚懷疑。
但里長很負責任,仔細打量陸離,見他身披甲胄,腰間又掛有異族首級,追問道:“閣下是行伍出身?”
不待陸離回答,趙云直接招呼道:“里長莫要多問,今日只當什么都不曾看見,云在此謝過了。”
說完,拱手行了一禮,便徑自引著陸離往里面走去。
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中年男子默默搖了搖頭,將手中的紙筆放下,顯然是心中有了數。
“兄長勿憂,放心在此歇息,云在周邊略有薄名,定不會有官府中人上門打擾。”
陸離牽著黑鬃馬入里中,聽了一旁趙云的話,微微搖頭:“待回了并州,公孫瓚又能如何?只怕連累了賢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