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當時,正在帳篷內看兵書的他被主公親衛叫去了中軍大營,商議該如何應對休屠各胡。
牙門將軍陸離覺得可以集中全軍的騎卒,率先奔赴雁門關,然后,以匈奴二王的首級震懾休屠各胡,最后配合雁門守軍,與之正面對壘。
起初,宋憲也覺得此計甚妥,雖不及昨夜劫營那般刺激,但聽起來同樣提氣,更可以再撈上一筆戰功:
凡臨陣對寇,矢石未交,先鋒挺入,賊徒因而破者,立陷陣之功。
這種功勞極其稀有,可以讓一名士卒魚躍龍門,成為校尉,若是受主帥青睞,被提拔為將軍也不值得奇怪。
當然了,單槍匹馬把敵人嚇得就此散亂潰逃,只有領悟戰魂者才能做到,尋常士卒單騎入陣的后果是立刻被人亂刀分尸。
然而,副帥張遼卻提出另一個方法:勸降。
派出一支精銳騎隊,提著匈奴二王的首級,星夜趕赴關外,斥責休屠人的行為,令命令各部頭人前來請罪。
不得不說,這個計劃很瘋狂,但仔細思考一下,它確實具備可行性。
號稱擁有十五萬大軍的盟友在一夜之間被擊潰,并佐以二王首級為證,休屠王怎么可能不畏懼?
然而,真正促使主公做出決斷的人是趙云,宋憲從未見過此人,但見其站在牙門將軍陸離身旁,再聯想對方昨夜追賊才回,他便大致猜出了一些東西。
“遲則生變,銅漏內的水正在慢慢敲擊著時筒,而每一滴,都可能意味著數百戶家庭流離失所。”
“事發之前,誰也沒有想到,刺史張懿親自坐鎮的云中郡會被突然攻破,若悲劇再一次上演,遭殃的還是黔首百姓。”
這是趙云的原話。
假如三日之內,連被異族屠滅兩城,哪怕立下潑天大功,恐怕也得被朝廷問責吧?
宋憲倒是覺得,主公是擔心上面這個問題,才會選擇兵行險招,命自己帶著二王首級連夜出關。
“宋將軍,闔城民眾之安危,都托付給你了。”
此時此刻,趙云臨別時的話,不斷在宋憲耳邊回響。
十步之內,必有忠信。
說的大概就是這類人吧?
另外,聽其口音,似乎是從幽、冀那一帶過來的。
宋憲單手拖著木盒,長嘆一口氣,按下各種雜念后,說道:“加緊速度,必須在寅時之前抵達雁門關。”
“駕!”
身后低喝聲響起,戰馬紛紛發出嘶鳴,四蹄踢踏如飛,速度更提一分。
與此同時。
大營內一片寂靜,唯有用來照明的火盆,以及躲在明暗各處的值夜者在發出動靜。
“陸將軍,陸將軍。“
由于丁原信賴,所以趙云知曉今夜的暗號,一路上暢行無阻,來到了陸離所在的營帳。
不久前,陸離才送別前來敘話的張遼,正準備脫下甲胄,放松一下緊繃了好幾天的神經,睡個好覺。
“子龍又見外了,此處無旁人,你叫我兄長即可。”
說著,陸離抓起水壺倒了兩碗熱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