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之前抵達晉陽、與狼騎會師,這是主公下的死命令。
兵法云:趨一日力疲,經晝夜者神憊。
從申時開始急行軍,兩個半時辰,急行七百里,不僅戰馬疲憊,士卒們也開始困倦,為了在不延誤軍令的同時穩定士氣,陸離決定原地休整半個時辰,飽食上路。
而在此期間,主將斷不可離營。
因而,陸離拱手婉拒道:“縣尊以及闔城百姓的好意,離心領了,奈何軍務緊急,不能停留過久。”
縣令倒是個明事理的人,見陸離態度堅決,亦不再過多打擾,命吏員送了些雞豚慰軍,便告辭離開。
當然了,不管再怎么忙,陸離也要抽出時間去拜會鄉老,尤其是經歷過追殺谷蠡王一事,他心中對批命的態度,直接從將信將疑變成了深信不疑。
而且,決戰在即,哪怕確信官軍能取得最終勝利,他依然想問一問自身前程如何?
就這樣,陸離獨自登上城樓。
鄉老似乎能看透人心,其中一位善于相面的老者跨步上前,拐杖一頓:“將軍弱冠之齡便立下奇功,可謂前途不可限量。”
聞言,陸離雙手一拱,直接了當道:“還請長者教我。”
“此次南下,必能平定叛亂,盡滅賊兵!”
而這一次,鄉老意外地沒有給出什么晦澀難懂的批命,表意清晰,語氣篤定。
乍聽到這句話,陸離竟然沒敢相信,但轉念一想,此戰占盡天時地利人和,說句不客氣的話,換條狗來指揮作都能贏——
飛將呂布率領大軍,一路平推,不,一路碾壓過去。
接下來,陸離又與五位鄉老交談了一陣,等回營之時,已是亥初,不少士卒仍在吃飯。
看著漆黑如墨的夜空,他臨時傳了一道軍令:“取出二十面旗幟,每百人為一部,選一身強力壯者,將其縛到背上。”
由于先鋒軍中只有陸離一員將領,因而無人出言質疑。
不多時,一些力能舉鼎的軍中悍勇急匆匆就趕來了,嘴角沾著米粒、衣襟上浸著湯漬。
“天黑路滑,加上咱們是騎兵,沖突縱橫快速,為避免人馬跑亂,相互不能尋找,爾等把旗領回去,如此一來,黑暗之中,我一眼便識。”
聽到解釋后,兩百銳士紛紛覺得有理,頗為服氣地領走了二十面顏色、形式各不相同的旗幟。
亥時三刻,全軍休整完畢,便陸續拔營,陸離走在最后面,保證夜間行軍一事能夠有序進行。
可惜,即便是這樣,中途依舊發生了些許動亂,這也讓陸離感覺自己一下子統領兩千騎兵,有些超出能力范圍了。
磕磕絆絆,到了晚上四更,陸離令士卒收起旗幟,三人共用一支火把,并收縮行軍隊伍,快速朝文水行去。
站在高處望去,火把星星點點,粗略望去,只有六七百人的規模,哪怕有探子在偵查情況,也很難重視眼前這支部隊。
五更,疲憊不堪的大軍終于抵達了渡河點,只要渡過去,就可以看到接應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