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是一座以宮省為主的城,南、北二宮占了近一半面積,里面住著天子、太后、兩位皇子以及妃嬪,而尚書臺、三署郎、虎賁軍、羽林軍等大部分國家機構則位于城北。
而陸離一行人是從東側最南邊的望京門入城,自然看不到官寺,但四周俱是高門大戶,內里閣樓亭臺、林木蔥郁,不僅如此,府外還站著數十名年輕武士,皆披甲腰劍,英氣外露。
在雒陽待了整整一年,潘明對城區分布情況可謂了如指掌,當即向陸離等人介紹道:“這是三公居所,袁紹的叔父太傅袁隗就住在此處。”
三公乃世間最尊顯的三個官職,府邸占據了整整一坊之地,確實算不上過分。
而陸離看了一眼就將視線收回,袁隗乃是文官之首,豈是他們幾個邊將隨意可見的?再加上現在雒陽時局混亂,這位太傅怕是連歇息的功夫都沒有——接見朋黨。
至于袁紹,此刻正奉大將軍的命令,待在西園看管部將,自己同樣見不到。
不過,在陸離眼中,曹孟德遠比其他人更值得一見。
“盡快出發吧。”
這時,張遼望了望掛在天際的一抹殘陽,說道:“再晚就要犯禁了。”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時。
夜晚是事故多發的時間,因而,自周朝起,就已經出現了宵禁制度,本朝自然遵行不悖,尤其是眼下,天子已處在彌留之際,只怕暮鐘一響就要封鎖街道。
聞言,潘明當即回答道:“既然如此,那就走御道。”
無論是并州治所太原,還是中原名城潁陰,一條路就是一條路,彼此之間相互勾連,無論身份高低貴賤,皆可行走。
唯獨雒陽例外,每條路都分作三部分,中間一條最為寬闊、平整,兩旁筑有高四尺的夯土墻,與外界隔開,除了天子出行時專用外,僅供六百石以上帝國官員通行。
至于斗食小官、黔首百姓,只能擠御道兩側的路。
而一行數人皆有官職在身,自然有資格走中間的御道。
“有勞荀先生幫忙遮掩行蹤了。”
“將軍客氣,小事爾。”
荀彧先是笑著朝陸離點了點頭,而后正色道:“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
話落,一道肉眼不可見,卻能親身感受到的氣機將眾人籠罩起來。
“走吧,此法能維持半個時辰,在此期間,只要不出手爭斗,在旁人眼中吾等便如枯枝爛葉般不起眼。”
一旁,陸離神色微變,心道:不愧是荀彧,這等手段,不知比秘使高明了多少倍!
要是能幫一支騎軍隱匿到這種程度,那效果……簡直不敢想。
念頭急轉之時,馬嘶聲響起,只見潘明一馬當先,開始朝銅駝街疾馳,眾人趕緊跟上。
馬市、粟市,一晃而過。
遠遠地,陸離望見了南宮,雖有高墻阻隔,但卻可以想象內里宮闕如云的景象——
使萬年如此,則為上仙矣。
不知怎地,他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了這句話。
在進入考試場景前,陸離曾看到過一段香艷的記載:中平三年,也就是三年前,靈帝命人建了一座裸游館,內有屋舍千間,采綠苔而被階,引渠水以繞砌,乘船以游漾,使宮人乘之,選玉色輕體者,以執篙楫,搖漾于渠中。
在那里,宮人凡年十四以上,十八以下,皆靚妝而解上衣,其間會發生些什么,根本無需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