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從南到北、從東至西,安逸了近兩百年雒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瘋狂與混亂。
蒼龍門、朱雀門、北門,均被攻破,守卒盡數殉國。
月亮升入中天,散布在宮城各個區域的諸部匯聚在一處,一直在摸魚的陸離探聽到了不少消息,聯系到一塊兒,大概就是士卒們都殺紅了眼睛,至少殺了萬人,到處都是尸體。
當然,有因為面白無須而被誤殺的,有為了證明身份,當眾脫衣解帶的,但最匪夷所思的,還是車騎將軍何苗被殺,吳匡、張璋、袁術合兵攻殺了何苗,把尸體拋在了宮苑中。
此外,其中還夾雜著一些傳言:
張讓、段珪裹挾著何太后、董侯、史侯,從復道逃向北宮,幸好盧植及時趕到,手持長戈,攔住張讓等人的去路,救下何太后和兩位皇子。
亦有人說,復道有兩條,十常侍站在上面,尚書盧植則位于下方,兩撥人隔空對峙了一段時間,張賊畏懼盧尚書身上的殺伐之氣,放開了何太后,而兩位皇子沒能走脫,被脅迫著逃去北宮。
除此之外,其中亦不乏謠言:兩位皇子死于兵亂、天子絕后了;張賊故意殺死了史侯,唯留董侯。
身為穿越者,陸離更加偏向第二種說法,盧植只救出了太后,兩位皇子被帶往北宮。
后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
說得正是此事——
兩位皇子被裹協到了北邙,前來勤王的各部軍馬紛紛前去救駕。
不如過去營救?
反正留下來殺土雞瓦狗沒甚意思,倒不如提前去北邙山等候。
陸離不由得瞥向身側,尋找潘明的位置,想要邀他一同前往。
兩道視線交匯。
潘明語出驚人道:“跟我走,去找傳國玉璽。”
相比于陸離,他更加了解這個時代,若不出所料,傳國玉璽恐怕回在今夜丟失!
天子共有七璽,其中六璽為日常所用,分別為: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
但最重要的依舊是傳國玉璽。
由始皇帝命人所鐫,璽面上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
十余年后,高祖劉邦軍霸上,秦王子嬰跪奉此璽于道中。
其間王莽篡漢,向太后索要傳國玉璽,太后怒而擲之,破其一角,工匠以黃金補之,最后為光武帝劉秀所得,此璽再度歸漢。
圍繞傳國玉璽發生的種種事跡,使它被神化,成了鎮國神器,成了國家正統的象征,再加上神石降世,使得天人感應一說,愈發盛行。
換而言之。
傳國玉璽比營救皇子更加重要,而且也更加好找——
建章殿前一口井,里面有一具宮女的尸體,她懷里抱著錦囊,傳國玉璽就在其中。
“走!”
陸離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我有預感,今夜會遇到不少熟面孔。”
“以你我二人之勇,誰敢虎口奪食?”
話落,潘明夾緊馬腹,沖向隱藏在黑暗中的建章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