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要么不戰,暫避鋒芒,要么派出軍中猛將,摧枯拉朽。”
說完,李儒心中再度盤算該派何人前去挑戰:
要說穩重,徐榮無疑是最好人選,統帥能力一流,并且精通各種戰陣之法,只是他武力稍遜,萬一失陷,反損士氣。
要說狠辣,李傕絕對第一,筑京觀、懸尸示眾,什么有傷天和之事都做得出來,“屠夫”的名號在西涼軍團內部廣為流傳,武力自然也排的上號。
【離,兩離火相重,上下通明之象,火有氣,但無形,主不實不定之意】
第二陣,恐怕會輸,不宜派出名頭太重的老將,念頭急轉之間,李儒心中一動,想到了一個最合適的人選。
恰好董卓開口詢問道:“有何人選?”
“華雄。”李儒語氣篤定。
一身勇武,雖然已隱約有了后來居上的架勢,但資歷尚淺。
董卓略作沉吟,下令道,“既然如此,傳我軍令去給子健,叫他領三百重騎往函谷關外挑戰敵出。”
之所以只派三百騎卒,是因為騎兵不善于攻城,去多去少沒甚意義。
另外,這次行動是彌補胡軫、張橫兩人犯下的過錯——
挑戰失利。
《逸周書·克殷》:周車三百五十乘,陳于牧野,帝辛從。武王使尚父與伯夫致師。
孔晁注:致師,挑戰也。
兩軍相交,陣前挑戰是一種很常見的做法,自古有之。
即,派出少量勇士到敵方陣前叫囂,要求敵方派出數目等同的武將與其公平決斗。
這樣做雖說傷害較小,但意義卻極其重大,因為,交戰雙方都志在爭奪先聲奪人的銳利氣勢。
對先敗一陣的董卓而言,他不能再輸了,此戰必須一雪前恥。
“慢!”
杜克低頭拱手,壯著膽子打斷了董卓的決斷:“岳父大人,小婿想保舉一人。”
“且說。”
董卓眉頭緊蹙。
“郭汜性格驍勇,且戰場經驗豐富,定能勝任先鋒一職。”
這一次,杜克實在找不到理由,索性隨意扯了一些原因。
正所謂,英雄所見略同,他也認為華雄是一個被人低估的猛將。
【威鎮乾坤第一功,轅門畫鼓響冬冬。云長停盞施英勇,酒尚溫時斬華雄。】
來到這個世界整整一年了,杜克已能完全融入古代生活,他知道,古人喝酒必須先煮好,從滾沸到溫酒,這至少需要兩刻,即,三十分鐘。
拋開趕路、叫陣等環節,留給兩人大戰的時間依舊充裕,可以想見,關二爺和華雄之間定然是經歷了一番激烈的廝殺,而演義中也是直接說了:
關外鼓聲大震,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