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函谷關上觀戰的守卒、蹶張士,早已看得是熱血沸騰,見自家都尉取勝,齊齊舉起兵械高聲歡呼。
荀彧見部眾士氣高漲,暗暗點頭,心道:敵軍主力未出,危機仍未解決,但連勝兩場之后,軍心已穩如泰山,不懼死戰。
“來人,前去接應郭將軍。”
牛輔察覺到癱倒在地上的郭汜尚存生機,胸口還在微微起伏,立刻發號施令。
旁邊幾名重騎沒有拒絕的余地,跟著大呼了一句:“接應將軍!”
不過,當他們正要去救援時,被貶為小卒戴罪立功的張橫率先拍馬飛出,接著,十數騎緊隨其后。
沉默許久的杜克暗罵一聲倒霉,在本部陣中遠遠地對陸離喊道:“兄長別來無恙!”
看架勢,應該是想纏著陸離,不讓他趁機割取郭汜首級。
“許久未見,沒想到你竟投了董侯。”陸離收起手中的鐵馬戟,顯然是打算給杜克一個面子。
不然能怎么辦?
要是潘明在此,也會如此行事吧,畢竟兄弟之間,他再怎么坑,也得拉上一把。
看著陸離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杜克內心感動,可一想到身邊還跟著李儒、牛輔,只能按下到嘴邊的話,正色道:“董侯為人敬賢禮士,賞罰分明,終成大業。”
“如小弟之不才,尚為千石軍司馬,得娶董侯千金,兄長若愿投靠,貴不可言。”
明知對方是丁原之婿,聽到這里,李儒還是忍不住看了過去。
陸離愣在原地,但心中并非在思考改旗易幟,而是在感慨命運何其相似,杜克竟成了董卓的女婿,恰好這軟飯……自己也吃過,若非丁公賞識,他也沒有可能身居高位,更不可能受少帝和太后器重。
只是,此女長得與董卓有幾分相像?雖說娶妻以賢,娶妾以色,但,如果對方長得太丑,娶回家中朝夕相處,未免也太膈應了吧。
當然了,陸離從未見過董卓,可無論是正史,還是演義,這位梟雄的外貌都堪稱丑陋。
念及此,陸離感覺一陣慶幸,自己名義上的正妻不說國色天香,至少五官艷麗,除了比較熱情之外,交談接觸起來很舒服。
由于不了解陸離為人,見其遲遲不語,以為他有所意動,函谷關副尉張敬急得抓耳撓腮,當即大喝一聲,叫道:“亂臣賊子,怎敢妄言……”
聞言,牛輔與李儒同時抬眸,氣勢懾人,駭得張敬滿額汗滴,一時失語,只覺自己瀕臨死亡。
這時候,陸離才施施然回答道:“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
說到這里,他深深看了杜克一眼,又道:“賢弟若能勸董侯退兵,真莫大之功也!”
事實上,不用回答,陸離就知道此事根本不可能,因為,這幾句其實是說與外人聽的場面話而已。
果然,杜克搖了搖頭,便不再說話,不多時,領著出氣比進氣多的郭汜與李儒等人一同離開函谷關。
從現在起,函谷關守軍和西涼軍團,進入兩軍對壘階段,而兩方各有短長。
陸離等人鎮守的函谷關其優勢無非四點:倚仗堅關,手握大義,有后援、士氣如虹。
董卓的西涼軍其優勢在于,兵精將猛,此外還與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結為盟友,只要一口咬死是要入京勤王,那就于大義無虧。
而守軍的短處同樣顯而易見,首先,可戰之卒數目甚少,全靠三個武將撐場子。其次,太過依賴于正在路上的并州狼騎,一旦出現意外,后果不堪設想。最后,受制于雒陽政局,若袁家兄弟再度奪宮,掌控少帝、太后,那先前所做的一切都將是無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