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亦是如此相勸。
即便知道效果不大,陸離還是決定試試,命副尉張敬出關傳遞詔書。
可惜,眼下群雄畢至,而張敬哪里見過這種陣勢,多次推脫,生怕自己被傾向董卓、袁隗的地方諸侯斬了祭旗。
無奈之下,張揚決定親自出關,身邊只帶兩名親兵。
【第十五鎮,隨機應變,臨事勇為,上黨太守張楊字稚生】
按照原來的進程,張揚不該出現在這里,而是作為第十五鎮諸侯,只能說穿越者的到來,使很多事情都變得面目全非。
“陸將軍,兄長令吾等聽從調遣,還請下令。”夏侯淵性格急躁,不等張揚回來,就想出關擊董。
由于對方來投完全是看在族兄曹操的面子,陸離也不好將其當成下屬,溫聲勸解了幾句,說:
在沒有搞清局勢之前,不可匆忙行事,需靜觀時變,以免被人夾擊,斷了后路。
對此,夏侯惇深以為然,與曹仁、曹洪一同跟著勸阻族弟。
此時此刻,尚未發生拔矢啖睛之事,夏侯惇雙目俱在,只做過一件名揚天下之事,有人辱罵其師,身為少年的他悍然拔刀,將之斬殺。
如此一想,四人皆無軍功傍身,如今著急出關搦戰、表現自己,倒是可以理解了。
當然,理解歸理解,陸離絕不會輕易出戰。
眼下,群雄起兵,天下震動。
隨著勤王詔書馳報各道,荊、徐、豫、兗、青、冀諸州震動,各懷心思的梟雄趕至函谷關,恐怕平時隱匿在鄉野之間的輕俠也已攬眾前來,擇一明主投靠。
而事實正如陸離所料。
有一平陽衛國人,姓樂,名進,本欲投靠曹操,奈何孟德公遠在雒陽,只能來到關下。
聽其報上姓名后,陸離心中大喜過望,親自出關迎接。
樂進,五子良將中以驍果顯名,每戰必先,奮強突固,無堅不陷。
許是歷史慣性,亦或者其它,剛一出關,又來一員猛將前來投靠,自言姓李名典,山陽巨鹿人氏,因與趙云氣質相同,均有書卷氣在身,所以兩人相談甚歡。
呂布與丁公到了哪里?
如此陣營,可戰天下!
此時此刻,身邊猛將如云的陸離心中激起一股豪氣,恨不得立刻率軍沖營,人擋殺人,神擋殺神。
然而,身陷囫圇的董卓心情同樣大好,這是因為他剛剛得到消息,自己留在西涼的兩萬郡兵已在路上,最遲下午即可渡過黃河,前來會師。
至于消息從何而來,自然是叛軍首領馬騰所傳——
當初,馬騰與韓遂結為聯盟,一同造反,后被董卓與皇甫嵩合力鎮壓,復歸漢室。
相比于心向漢室的純臣皇甫嵩,馬騰更加親近董卓,因為兩人是一類人。
董營大帳之內,率先領兵馳援的馬騰拱手說道:“汝南袁氏乃天下名望,門生故吏遍及十三州,故此,各路人馬多愿襄助君侯。”
“哈哈,本侯著實沒想到,第一個前來支援的人會是壽成你啊!”
董卓志得意滿,盤腿趺坐在席上,儼然一副大局在握的架勢。
一旁,杜克頻頻望向馬騰身后的英氣少年,心道:想必這就是馬超了,飛將軍錦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