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盟主之位,誰不想坐?
先有重耳尊王攘夷,后有齊桓公九盟諸侯,驅逐戎狄。
而今漢室飄搖,又到了天下大亂之時,一旦成為諸侯盟主,將得到難以想象的聲望,麾下勢力更會暴漲。
因此,脫離袁紹一黨的曹操對盟主之位頗有想法。
首先,他自身官位不低,比二千石。其次,家室不差,父親曹嵩前年出任太尉,位列三公。最后,族中兄弟皆在此處,可為討董主力。
眼下烏程侯孫堅主動退出競爭,那么機會……曹操暗自竊喜,準備厚著臉皮,來個毛遂自薦。
就在這時,退到后面的瑯琊相陳源主動開口:“孟德公名門之后,可為盟主。”
一旁,潁川丞、東陽丞面露后悔之色,此次趕來會盟,不正是為了抱大腿、刷存在感嗎?
結果卻讓瑯琊相搶了先!
然而,沒等曹操回應,北海太后孔融率先反駁道:“盟主之位怎可交由宦官后人?”
曹操之父曹嵩,為大宦官曹騰養子,名聲雖好,但卻并非士族,對此,負責主持儀式的孔融甚感排斥。
韓馥亦是如此。
至于劉岱,原本不打算當盟主的他突然覺得自己行了,不就是比家室嗎?要知道,他可是高祖劉邦的直系后人,完全可以爭一爭!
“老匹夫,你說甚?”
聽聞有人戳自家兄長痛處,夏侯惇與夏侯淵作勢要登上高臺,幸虧趙云和張揚及時攔住,不然會盟之事,怕是要變成笑話。
不知怎地,陸離想到了袁紹,先不談這家伙優柔寡斷的性格,汝南袁氏繼承人,光憑這個名頭,就能讓十八路諸侯閉嘴,安安穩穩地讓會盟儀式進行下去。
可惜,造化弄人,袁氏跟董卓成了鐵桿盟友。
“再這么耗著,叛軍就要沖關了。”
“我有一言,請諸公靜聽。”
這時,沉默許久的荀彧走了過來,先是朝孔融執弟子禮,而后又朝陶謙、曹操等人拱了拱手。
潁川荀氏。
眾人知他身份,因而暫時止住紛爭,臉色陰沉的曹操亦露出微笑,朝荀彧點了點頭,因為,他聽潘明說過此人如何不凡。
“原并州刺史丁原奉太后懿旨,率大軍前來勤王,此刻正在路上。”
荀彧無疑是想推舉丁原為盟主,而這完全遂了陸離、張揚、趙云三人的心意。
原并州刺史?
劉岱察覺到了關鍵之處,眉頭微蹙,心中旋即猜出原委:太后為拉攏丁建陽,定然會為其加官進爵。
曹操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執金吾,秩中二千石,雖非公卿,卻與之秩俸相同,再加上丁原麾下兵多將廣,可穩坐盟主之位。
隨著荀彧的一番敘說,韓馥與陶謙均舒展眉頭,明顯是同意讓尚未趕來的丁原擔任盟主。
數道視線投向大儒孔融,若他沒有異議,事情就可以定下來了。
“可。”
對于孔融來說,他本就對盟主之位沒什么念想,反正,只要不讓宦官后人擔任盟主即可。
“久聞丁公大名,立其為盟主,國之大幸。”曹操大方道。
蛇無頭不行。
經過一番折騰之后,終于進入正題,另外,因為丁公尚未抵達函谷關,加之形勢緊急,由陸離這個女婿代行盟主之事。
坦白來說,陸離同樣有資格爭奪盟主之位,八關都尉,秩比二千石,堪比一郡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