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樣做的目的,自然也是試試朱慈煒處理這種事件的能力。
在朱由校看來,大明以后像這種外邦士子為自己民族爭取權利的事會不少。
“還我鐵路筑造權!”
“還我鐵路筑造權!”
“還我鐵路筑造權!”
……
這一天,都察院門外,聚集了許多倭人留學生和倭工。
人山人海。
擁塞了半條街。
這些倭人雖然喊著不怎么標準的大明官話,但穿的卻是和服,意在表明自己拒絕漢化。
“如果天朝真當我們是子國,就應該尊重我們的主權!幫助我們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讓我們的國家統一,讓我們的君主也能成為真正的元首!而不是勾結和脅迫視我倭人為奴的幕府和一些大名們,來欺壓我們,掠奪我們的一切!”
武藤正宗來到了大明沒多久,如今已成為倭人留學生主持運動的骨干。
而此時,他就在都察院門前頗為激動地對一種倭人留學生和倭工吶喊了起來,且揮舞著拳頭,道:“我們要天朝皇帝聽到我們的聲音,讓他們知道,我們倭人是有血性的,是不會坐視自己的民族滅亡的!”
大明因為眼下思想開放且活躍,民眾文化程度高。
再加上皇帝朱由校覺得自己又不是少數民族出身的皇帝,因為要統治一個主體民族,而不得不進行思想上的壓制,且也需要為了民族的未來,而允許在民眾有為自己發聲的地方。
所以,朱由校也就允許天下民眾都可以到都察院喊冤或者說發聲,而都察院必須把聽到的聲音上報,有司也不得阻攔。
這也算是對朱元璋《大誥》中規定的民眾可以鎖拿貪官污吏進京告御狀的制度的恢復與發展。
算是一種民眾對官僚體系的監督。
也因此,漸漸的,也就成了許多士子表達自己政治訴求的地方。
當然,也有許多工人和農民是真的來告狀的。
尤其是工人,大明現在的工人不少文化程度高,斗爭意識強,為自己爭取權利的行動事也不少。
而這些倭人留學生和倭工來為自己的鐵路筑造權示威,也是受了這樣的影響。
但皇帝允許自己漢人發聲是為了兼聽則明,避免被自己的官僚體系蒙蔽,也是為了知道民間的實情,可不代表,他就允許倭人發聲。
所以,朱由校老早就讓東廠把這個事轉報給了作為直隸總督兼順天府尹朱慈煒。
朱慈煒則提前已布局下了京師巡防營兵馬,就等著這些倭人留學生和倭工出現。
為加強治安管理和明確職權,朱由校下旨撤了五城兵馬司,而改設錦衣衛巡防營,即這些京師的巡防營官兵皆屬錦衣衛。
而這些錦衣衛也都不是普通錦衣衛,皆是皇城禁衛的老兵中征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