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天工號停泊的功夫,每到一地,王道明都會下得天工號,進入一座座大城,觀察一地的風土人情,把握人道文明在世間留下的印記。
文明的源頭就是水,人們總是倚水而聚居,洛水之畔的大城,都是有數千年,甚至是萬年歷史的古城,人文氛圍濃厚,人類無數年的改造,已經將這一小方天地同化。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同樣,一方人也養育一方水土!
每經過一座古城,王道明都感覺自己的心靈經歷了一次洗禮,萬丈紅塵,他于紅塵之中見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王道明只感覺自己隱約之間,仿佛把握到了天人合一的精髓。
屬于人的精神,銘刻于天地,流轉與光陰,最后化作文明的印記,同化并改變著世界,若是人的意志,也能如文明的印記一般強大,是否也可以做到這一點?!王道明若有所思。
王道明想到了虛道的異象,文明的意志,其實是一種水土,一種文化,一種人心結合之后的產物,經過歲月的沉淀,終于改天換地。
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道,是人道,而虛道高手的異象,卻是心念與大道的結合,起于人,立于天,本質上何其相似。
“我相,人相,眾生相!”王道明咀嚼著這幾個詞語,心中若有所思。
這一刻,王道明竟然隱約把握到了虛道的些許奧妙,讓王道明對于虛道有了些許認識。
不過王道明依舊是明神境界,并未勘破生死,成就胎息,但他一路的收獲卻是都化作了沉淀,讓王道明的思維越發活躍,但心靈卻越發平和。
每日只是練功悟道,大船靠岸便出去體察風水人情,體會天人變化,王道明心無旁騖,絲毫不為外界影響。
待到進入雍州地界,王道明整個人都削瘦了一圈,身上原本因為體能急速增長而帶來的浮躁之氣,被打磨了個干凈。
百日筑基,奠定大道根基,說起來美好,但到底還是多了幾分浮躁,少了幾分沉淀,曾經王道明神功初成之際,若是閉目內觀,那是每一寸血肉都在綻放神輝,光彩無限,恍若神體圣體,無比非凡。
但那未必是好事,光彩無限,不過是生機旺盛,起伏不定之后,給予心靈的錯覺,王道明之前持精勇猛進之心倒也沒有在意這些細節,管他如何變化,他自一路向前,以大毅力大決斷,破開一切阻隔。
而現在,行路百萬里,查究天人,以文明氣息洗禮自身,卻是徹底磨去了王道明身上浮華,閉目內視,光華仍在,但卻不再是曾經刺目璀璨的光,轉而溫潤晶瑩,這是生機沉凝之后的光彩。
最大的變化還是王道明的心靈,同樣是明神,但與先前去完全是兩種心境,原本王道明心中的殺氣、煞氣全部顯露于外,無比張揚,精神若大日,普照四方,所以才直接驚住心靈天生敏銳的李芊芊。
但現在,王道明心中的殺氣、殺氣卻是全部深藏,不顯于外,外在給人的反而是一種道法自然,上善若水任方圓的味道。
這種變化,就像是一個原本狠厲張揚,動不動就欲擇人而噬,與人分個生死的小混混,一路成長為了溫文爾雅,不在喜形于色的黑道大佬。
兩者孰高孰低,一眼可見!
直到此刻,王道明才算是進入了明神的上乘境界,一身修為再無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