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府衙和延川縣衙同處一城,因此該城既是延安府城,也是延川縣城。
城墻高大厚實,還有護城河環繞,比起一般的縣城來防御能力要強上很多。
此時的延安府城上,高胡子賊軍的黑虎旗幟插的滿滿當當,城頭上也是人影憧憧,城門緊閉,吊橋升起,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
一路北上基本沒有打過仗的士兵們看到這一幕頓時變得緊張起來。
林逸倒是不意外,反而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賊軍放棄縣城防守延安府城,本就是在他的預料之中。
如今推測得到證實,自然讓他松了口氣。
林逸下令全軍扎營,按照各自所屬分成三部分扎營。
自己帶著數百名親兵騎馬圍著城池轉了幾圈,觀察城池防御情況,思索如何破城。
延安府城依山而建,呈南北狹長的格局,雖然共有四門,但是東西兩座城門外地形狹窄,根本不適宜大軍列陣扎營。
因此只能從南北兩面攻擊。
林逸視察過之后,發現東西兩座城門都被賊軍用磚石堵上了,城頭也有士兵駐守。
但是賊軍的重點防御方向都在南門。
林逸沒有采取團團包圍的辦法,而是只準備攻打南門,留出北門給賊軍逃跑。
兵法上說圍三缺一,若是將城池圍死,反而有可能激起守軍拼死之心,不如給他們留一個門逃跑,這樣也不至于讓他們死戰到底。
經過了之前一系列事情,林逸這次的出征目的已經從全殲賊軍變成了收復失地,只要能夠光復延安府,賊軍跑了就跑了。
先把城池收回來,最起碼也能向父親寧國公以及朝廷交代。
至于賊軍,以后慢慢剿滅就是。
看著眼前巍峨的城池,林逸心中卻是想著那支一直未曾出現的魏軍精兵。
他們到底在哪里?
會不會在自己攻城的時候忽然出現呢?
亦或者是在城里潛伏著,等待著自己猝不及防的時候給自己致命一擊?
林風說的那些魏軍士兵手中的火銃真的有那么犀利嗎?難道是魏國人一直偷偷研究的新火銃?
一系列的疑問在林逸心中發酵,但是卻沒人能給他答案。
不過來都來了,謹慎歸謹慎,該打的仗還是要打的。
林逸下令鄉勇營負責打造攻城器械,準備攻城物資。
一萬府兵將作為這次攻城的主力。
而他手下的一萬羽林左衛士兵則是督戰隊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他們要防備隨時有可能從身后出現的那支魏軍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