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神的領域!
這本書小巫后這兩天也在路易翻書的時候,都看過了。
書中前面對‘扭曲’和‘世界本質’的理論闡述還好,像是荷伯這種出身于上個時代的超級大學者們,還能理解一下——再加上荷伯親身參與過‘寂靜港’的這種大型實驗十幾年,因此在不斷地實驗和實踐中,可以將其理解。
但后面的東西,根本不是凡人能讀懂的。因為那不是由文字書寫的,是一個個詭異且殘缺的符文、波形和圖形!而且這些看似殘缺的東西,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還會產生沒有規律的變化!
看到那些殘缺的符文和圖形,小巫后就知道這是一本什么書了——它是一種闡述‘本質’的書籍!而那些看似殘缺的東西,是與世界本質有著聯系的。
這種書,許多大世家都已經丟失了。全世界看過這類書籍的人,不超過二十個。而能看懂的更是寥寥無幾——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或者達到神的領域,根本無法看出那些玩意代表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而如果說全世界正有人能完全讀懂這本書,那么他要么就是如安東尼一樣的魔法之神——顯然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魔法之神了。
要么,就是古神自己——這本書中的知識,就是古神的知識,甚至是那種屬于古神,但古神自己卻都不太完全了解的知識。
不過古神看一看的話,還是能看懂的。
黛爾菲尼婭相信路易根本就不是什么古神,他是在裝逼,但她知道,荷伯應該是了解一些的——那上面有許多荷伯的注釋。這個魔法師親身經歷了寂靜港,對扭曲世界是有著極為深刻的理解的。所以他看見過一些本質上的東西,他的注釋也是價值連城的。
黛爾菲尼婭陛下很好奇路易會怎么裝模作樣的給荷伯‘講’——她猜測,路易大體也就是照著那些注釋念,并借著‘考問’的由頭,裝模作樣的請教荷伯。
黛爾菲尼婭是放不下臉面請教一個麻瓜魔法師的。但如果能借著路易之口,聽一聽荷伯的理解,倒也不錯。
黛爾菲尼婭不由期待了起來。
可當她發現,路易在將書翻到前半部分之后,不光開始考問起了荷伯,而且在荷伯說完之后,還進行了糾正與講解時,她的臉色不由極為古怪了起來。
黛爾菲尼婭不由滿臉詭異的看了一眼荷伯的臉色,發現荷伯面流冷汗,猶如在聽著老師講課一般。
一個又一個問題被路易拋了出來,一個又一個深入淺出的講解與糾正,從路易口中說了出來。
漸漸地,黛爾菲尼婭看向荷伯那拘謹、緊張、難堪的臉色,突然意識到了一件事情——路易好像真的懂,而且說得都是對的。
她那潔白的額頭上,不由也留下了幾絲細密的汗珠來。
黛爾菲尼婭突然想起了路易說的那個‘恰好來到這里,并與阿珂女士對立的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