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華國VS翰國的亞洲杯終極大戰了。
說起來,翰國絕對是華國足球最大的仇人和苦主。
從1978年12月16日的泰國曼谷亞運會華國隊0-1輸給翰國開始,此后足足32年的時間,華國隊在國際A級賽事中與翰國隊交手26次,以11平15負0勝的戰績處于絕對下風,“恐韓癥”聲名遠揚、全國皆知。
直到2010年的東亞四強賽,華國隊在高鴻玻的率領下3-0完勝翰國隊,才算終結了纏繞國足32年的恐韓癥噩夢。
但按照翰國媒體和球迷的說法,2010年的那一次東亞四強賽,翰國隊派出的都是些替補和年輕球員,只能算翰國二隊,華國隊并不能算真正的破除恐韓癥。
因此,這場亞洲杯的決賽,被華國球迷視為真正的復仇之戰。
既然你翰國人認為2010年的東亞四強賽不算,那今天這場亞洲杯的決賽總算是雙方真正的巔峰實力對戰了吧?
這場關系到亞洲頂級冠軍的決賽,你翰國人總不可能再派替補和年輕球員出戰吧?
只要把這場亞洲杯決賽贏下來,翰國人再也無話可說。
不管之前輸了多少場、多少年,那些比賽都沒有今天這一場亞洲杯的決賽來得重要。
只要今天這一場贏下來,什么恐韓癥都是笑話。華國隊可以用一座踩著對手尸體獲得的亞洲杯,將所有的恐韓癥恥辱一掃而空。
同時,翰國這些年在各種文化領域的盜竊行為,也讓華國人身為憎恨。
按翰國人的考證,孔子是翰國的、孟子是翰國的、屈原是翰國的、中醫是翰國的、端午節是翰國的……
有人疑惑道:什么都是翰國人發明的,那華國人發明了什么?
有網友神回復:華國人發明了翰國人。
同時,翰國人在體育領域,特別是2002年世界杯上的行徑,也讓華國網友看不慣,乃至厭惡。
大家都知道華國和扶桑有著巨大的歷史恩怨,但這是兩個國家的國運之爭、生存之戰,無可厚非。
但翰國人的那些無恥行徑,在有些網友眼中,甚至比扶桑人來得更為可恥、可惡、可憎。
因此,無論從足球的歷史恩怨還是雙方球迷觀眾的感情上來說,這場決賽都絕對是火星撞地球的對撞。
當然,對翰國人來說也是一樣的。
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翰國在米利堅帝國的扶持下,發展成為發達國家,但地盤又小,頭上還有米利堅老爹駐軍耀武揚威、不得自由,翰國人對960萬平方公里的華國向來是羨慕嫉妒恨、自卑中夾帶自大的。
能在亞洲杯決賽中遇到華國隊,他們也是第一次。
如果能在這樣的舞臺上擊敗華國,讓華國第三次沖擊亞洲杯冠軍失敗,無疑會給華國人以最沉重的打擊。
這是翰國人做夢都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