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替補球員中,于汗超的盤帶屬性最高,他的具體屬性為:
姓名:于汗超
國籍:華國
生日:1987年2月25日
最佳位置:左前衛、右前衛、前腰
服從:70
團隊配合體能盤帶速度花了60個神幣,將于汗超除服從以外的屬性都加到了潛力值最高上限后,沈黔俊讓于汗超也去熱身了。
于汗超以為自己在亞洲杯期間要全程打醬油,沒料到竟然臨到決賽了,還有替補上場的機會。
而且,這個時候上場,肯定是被委以重任啊,就像1/4決賽時的姜志朋、于嗨一樣。
因此,于汗超立即起身,和姜志朋一起去熱身去了。
高鴻玻看了看于汗超,奇怪的問沈黔俊:“沈指導,于汗超雖然盤帶不錯,但達不到姜志朋、于嗨的程度吧?他上去有什么作用?打哪個位置?”
沈黔俊神秘地一笑,道:“雖然于汗超平時盤帶能力一般,但這是亞洲杯的決賽,只要派他上場,他一定能超常發揮、給我們帶來驚喜的。”
高鴻玻有點不信,但想想1/4決賽時中途換上去的姜志朋、于嗨,都超常發揮,體現了巨大的作用,也不由得他不信。
想來,沈黔俊真的有知人善任、點石成金的能力,不然,為什么被他點名上場的球員都爆發了那么高的潛力呢?
或許,這就是沈黔俊能帶領國足殺入亞洲杯決賽,而他只能當助理教練的原因吧!
在高鴻玻浮想聯翩的時候,沈黔俊繼續道:“至于位置,于汗超能打右前衛,而且速度不錯。因此,他上場后,把中后衛馮瀟霆換下來。然后,隊長鄭志位置后撤,打提前中衛。吳熙位置后撤,打組織后腰,于嗨移到中路打前腰,于汗超就打右邊前衛。”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姜志朋、于嗨、于汗超左中右路的全面突破陣容,可以從各個防線向翰國人的防線進行盤帶突破,造任意球。
而且,禁區內有體格強壯、頭球出色的高中鋒楊敘爭頂,楊敘周圍又有速度和射術都頂級的武三石伺機射門,進攻陣容是相當全面,完全有可能打破翰國人的鐵桶陣。
高鴻玻想了一下,覺得這個換人可以應付當前的形勢,于是點了點頭。
唯一的問題,就是不知道于汗超能不能像姜志朋、于嗨那樣,能夠發揮出較強的盤帶突破能力。
希望他不要讓人失望吧!
高鴻玻自然不知道,于汗超的各項能力已經被沈黔俊修改到最高潛力值了,所謂超常發揮,不過是用來搪塞大家的借口罷了。
很快,姜志朋和于汗超完成了熱身,沈黔俊將兩人招到身邊,叮囑了一番兩人上場后的位置,并讓他們將最新戰術指示傳達給場上球員后,第36分鐘,華國隊進行換人,4號姜志朋換下2號任杭、20號于汗超換下6號馮蕭廷。
看到華國隊的換人,許多國家電視臺的解說員都感到莫名其妙。
華國CCTV-5的解說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