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拜仁和勒沃庫森的戰斗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幾乎所有人都在討論周末的比賽。
而華夏國,他們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奧運會賽場。其他的項目還好,奪金點很多,如果林練沒記錯,2000年悉尼奧運會,華夏國贏得28枚金牌,排名第三位。
奧運會之前,最為豪邁雄壯的隊伍是國奧隊。他們是第一次打進奧運會比賽,創造了歷史,當然,這是林練的帶領下獲得的成就。
但是有些人都飄了,認為即使沒有林練,他們也能打進奧運會,而且能贏得獎牌。是的,出征之前,國內喊出的口號是:保住獎牌,爭取金牌。
當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口號震天響,連奧運奪金的目標都喊著玩,肯定是實力強悍。當然,奧組委這邊也有理由自信,他們可是有好幾個改了年齡的選手,身體優勢明顯。
最關鍵的,幾個超齡球員都是各自俱樂部的主力,特別是前鋒郝海東,可是有在國外俱樂部效力的實力,面對一群小孩子,還能踢不過?
成績是檢驗口號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全民都在期待罕見的奧運足球金牌,但是結果并不是很開心。國奧跟智利、西班牙和摩納哥分在一組,三戰皆墨,毫無建樹。
早早從小組賽被淘汰,灰頭土臉回國內,甚至連接機的人都不敢讓知道。
丟人吶!賽前還說要贏得獎牌,沒想到到了賽場上,根本不是對手。
消息傳到國內,瞬間炸開大花,所有人都在聲討國奧隊,這段時間,你們到底在干什么?一場比賽都沒拿下嗎?
《體壇周報》率先開火,“國奧隊兵敗悉尼,到底是實力還是人為原因?”
在幾個月之前,國奧隊打進奧運會的時候,何等風光,何等受歡迎,但是現在,人還是那些人,戰術還是那幾套戰術,為什么打出來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唯一的改變,就是林練離開了國奧隊,但是無論如何,少了一個林練,其他人也不應該不懂得踢球了。
最后,體壇還拋出一個問題:是不是除了林練,國奧隊的實力很弱小?
國奧隊的真實實力到底如何?沒有人能準確判斷,但是臨近的亞洲杯,正好可以做個參照。
“是不是**?”《足球報》也在發問。
官員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效果差強人意。第一次打進奧運會,慘敗而歸,還能有更爛的劇本嗎?
“林練不在,國奧風光不再。”不少媒體都用林練作為解釋。
其實國奧隊實力很一般,只是因為林練的出現,掩蓋了所有的問題。現在林練離開,他們就露餡了。
高啟苦著臉,“林練,這樣不好吧?哪有人自黑的?”
“沒事,現在所有人都在說我好話,顯得太假了,我自己都不信,讓球迷更理智一點看問題。我又不是神,聽我的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