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它們的落腳點更準確的說是在環境更加安全的亞速海。
如今,隸屬黑海水師的一艘艘戰船也隨行大軍南下,現在它們就在海峽的北口。與歐洲有史以來最為強大的水軍力量,相隔著博斯普魯斯海峽對峙著。
一股沉重如山的巨大壓力,讓海峽南端的所有歐洲水兵都要喘不過氣來。
沒有人愿意去用血肉之軀來與敵人的火炮抗衡,這幾年中,歐洲人也在全力以赴的研究火器。靠著塞爾柱人的積累,靠著他們的發奮努力,還真造出了一批大炮來。有炮車底座,有炮耳,有準信,甚至還想依葫蘆畫瓢的搞出炮表來
但是他們的技術根本做不到各火炮各類指標完全如一,所謂的炮表,很是不準確。
而且他們還遇到了一個很麻煩的問題,不,應該說是一系列麻煩的事情。首先是造炮的速度,泥模造炮的一系列缺點盡數擺在他們的眼下,先是速度緩慢,泥模本身在晾曬過程中就廢品率高,且還是一次性用品。第二,泥模鑄炮內部多有風眼,對火炮的安全性和性能都有重大影響。三,泥模鑄炮的廢品率高,很多火炮看似完好的,一放就炸膛也就從側面造成了火炮單位成本的劇增。
橫豎是種種原因吧,陸齊把黑海水師都拉起來了,歐洲人卻還遠沒有實現火炮的普及化。也就是君士坦丁堡的重要性,以及約翰二世和曼努埃爾一世都在火器制造上花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這才讓君士坦丁堡擁有了近五十門口徑大小不一的火炮。
這個數目并不算少,但對比偌大個城池來,五十門火炮又豈能算多
只不過就是這五十門火炮,跟意呆利水軍都全無半點聯系。一門門火炮都被拜占庭人放置在了城頭,一艘艘橫行地中海的排槳帆船上能否有火炮,那可就要看意呆利人自己的態度了。
事實上,大部分的排槳帆船上都沒火炮
是威尼斯財力不夠嗎笑話了。進入到十二世紀,威尼斯共和國已經是整個歐洲最富裕的政權,單論財政收入,堂堂的法王、神羅皇帝都不見得能超過威尼斯。
這里單指為法王和神羅皇帝為首的政權的年收入,而不是指整個法蘭西和神羅。這二者是要明確區分開來的。
強大的財力就意味著強大的雇傭軍,再加上他們自身無敵于地中海的水軍力量。威尼斯人在這個時代的歐洲可不是一般的牛逼
如果火炮是只憑著金錢就能買來的商品,哪怕是奢飾品,威尼斯人的水軍都早就擁有數以百計的火炮了。但可惜的是,在歐洲,火炮是你有錢都賣不到的珍寶啊。
威尼斯水軍是一支視野開闊,見多識廣,文化層次相當高的軍事力量,因為這支水軍艦隊中有大批的威尼斯商船充斥其中。縱然真正的老板不在,可那些跑東跑西的水手們如何就不懂得火炮的厲害
別的不說,這幾年里始終駐守在塞浦路斯島和克里特島的水手們,就很明白火炮的威力。
嗯,雙邊是休戰了不假。可這是雙邊政權定下的約定,那約束不了海盜不是至于那些海盜為甚除了個破爛旗幟,跟意呆利的水軍完全一樣,那就說不清楚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