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劉培強房間的“監控”重放中,黎明看到了劉培強將自己從原本的鬃巖狼人·黑夜形態,轉變為了黃昏形態,又轉變為了白晝形態,然后接著又從白晝,轉到黃昏,再轉回黑夜形態。
眾所周知,鬃巖狼人的進化形態與進化前身——巖狗狗的進化時間有關,在白天即進化白晝形,黃昏即進化黃昏形,黑夜即進化黑夜形,一旦進化后就會固定為某一形態,無法相互轉化。
拋開游戲呈現的效果不談,現實中,三種形態其實各有千秋,其中白晝形態和黃昏形態在實際能力上差距不算大,有細微差別,大部分還是顏值上的不同,姑且算是同類型,特點都是高輸出高速度,而黑夜形態則相對兩者要慢許多,但在防御和耐力上卻要高出些許。
隨后是,三種形態在特性、種族技能上的不同,白晝黃昏擅長巖石系的技能較多,而黑夜則擅長惡系和格斗系技能。
此外,三種不同的形態也會讓鬃巖狼人的性格發生變化,白晝形態相對正氣浩然,英勇果敢;黃昏形態相對成熟穩重,鋒芒內斂;黑夜形態陰沉兇暴,不擇手段。當然,這一方面對劉中校來說并沒什么作用,可能是因為劉中校本身就是一個正氣凜然、成熟穩定的性格,即便是生理上的變化也很難影響到他。
話說回來,劉中校掌握了形態變化,這對他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姑且不論白晝形態和黃昏形態差距不大,單單掌握黑夜形態和黃昏形態就已足夠了,防御抗揍時用黑夜,進攻追擊時用黃昏,這幾乎就相當于是一只低配版的代歐奇希斯了。
黎明回看了一下劉中校掌握形態變化的細節,發現他也是偶然巧合下開發出來的。
塔內的往生者周知,劉中校擅長研究自然能量的開發和覺醒,作為塔內最早開發出Z招式,以及自然能量吸收方法的鬃巖狼人,他其實甚至比宇智波鼬還要早開發出所謂“仙人模式”,只是劉中校更擅長開發,不擅長如何靈活的投入實際使用,所以劉中校一直以來的戰斗風格都特別簡單粗暴。
一個字,莽。
兩個字,沖撞。
四個字,相位猛沖。
扔石頭可能砸不中人,遠程輸出又不是很行,還是直接肉貼肉的撞上去吧,那樣比較實在,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也沒關系,對方倒了就行。
所謂集中一點,登峰造極,算是對劉中校的戰斗風格,最精辟的概括了。
整座往生之塔里,就沒有一個人能敢說防得住劉中校的撞擊的,他撞擊到目標時所爆發出的能量,比正面撞上隕石還要可怕。
回到正題,劉中校開發出形態轉化的原理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他發現自己身體里在常態下就有較多月光之力,偏向陰暗的屬性能量較多,但月光之力、太陽之力其實都是自然能量的一種,他于是突發奇想的讓身體吸收了過量的太陽之力,結果就發現自己竟然奇跡般的發生了形態轉化。
只是這種轉化是暫時的,一旦體內的太陽之力耗盡就會變回原樣。
也就是說,只要調節太陽之力和月亮之力之間的平衡就能控制形態的變化,太陽之力過多即為白晝,兩者相差無幾就是黃昏,月亮之力高出太陽之力一個程度就會變回黑夜,就是這樣簡單。
但要問現實中為什么沒有鬃巖狼人能學會?
答案也很簡單,因為這是劉中校用命換出來的,現實中的鬃巖狼人沒那么多命去肝,也掌握不了這種程度的自然能量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