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黃牛趙正繼的肉鋪就在對面的菜市場里,僅一街之隔。
李云秀學習跆拳道的那家“圣杰跆拳道館”,位于新街臨近街尾的位置,這邊比較偏僻,就算是趕集日人也不多,十分清靜。
這是附近唯一一家跆拳道館,與關莊相鄰的辛莊、白莊、陳家院等方圓十數里對跆拳道有興趣的孩童少年,都是在這學習。
所以道館的生意一向很好,尤其是暑假班,生意尤其火爆,要分三個時段,甚至四個時段教學才安排得過來,每個時段教學兩小時,教練都是連軸轉。
今天下午兩點到四點是本次考黑帶段位學員的時間,所以道館來的學員相對較少,畢竟能考黑帶段位的人并不多。
道館在二樓,順著寬闊的樓梯走上去后,便是一個大廳,正對大門的是吧臺,吧臺后坐著接待小姐姐。
此時大廳內或坐或站著十數名少年少女,都是十五六歲青春年少的年紀,不過還是少年居多,少女相對較少。
關莊不僅有跆拳道館,還有藝術培訓中心,許多女孩都選擇學舞蹈,學跆拳道的倒是不多。
“秀秀來啦!”
“秀秀。”
李云秀的人緣顯然很不錯,她一到來,少年少女們紛紛打招呼,很快就融入了眾人的圈子中。
其中一個比莫秋矮了兩三公分,體形健壯的國字臉大平頭少年,詫異的看著莫秋道:“秋哥,你怎么也來了?”
莫秋對他笑了笑,道:“我來看秀秀考級,小子不錯啊!這是來考二段了?”
少年叫陳俊,十六歲,家在六公里外的陳家院,是李云秀母親陳芳的親侄子,李云秀的親表哥。
陳俊咧了咧嘴,道:“是啊!可算趕上你了,看你狀態不錯嘛!怎么樣?身體好點了?”
莫秋笑著勾住他肩膀,道:“是好點了,說不定再過個一年半載,就能來考三段。”
陳俊眼底閃過一抹憐意,面上卻沒表現出什么,只是高興的道:“那就太好了,到時候你可得好好帶帶我。”
他心底暗暗嘆息,自得知莫秋患病后,他就專門到網上了解過這個病癥,得到的所有信息都是,這個病根本治不好。
雖說有自愈的可能,但那幾率實在是太小太小,莫秋這樣說,或許是因為自尊心吧!他也不會去說破。
陳俊跟李云秀和莫秋的關系都不錯,算得上是鐵桿。
他爸兄妹四個,老陳家上一代就他爸陳放一個男丁,下面三個妹妹,陳芳是大妹。
陳俊的二姑和三姑生的都是兒子,還嫁得挺遠,每年也就過年那幾天回娘家拜年的時候能見到。
二姑三姑兩家共三個表弟,都還在上小學,陳俊跟他們沒有共同語言,倒不如說,他很反感那幾個表弟。
因為每次他們來家里時,就是陳俊打響“手辦保衛戰”的時候。
表弟什么的都是萬惡的熊孩子,還是表妹最乖巧可愛,不僅不會弄壞他的手辦,還會送手辦給他,這么好的表妹上哪去找?不寵著還有天理嗎?
所謂愛屋及烏,莫秋這個李云秀的青梅竹馬自然也成了他極為要好的小伙伴。
當然了,莫秋的慷慨大方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小時候他去姑姑家玩,就和李云秀一起跟在莫秋屁股后面到處玩耍,無論是零食還是玩具莫秋都會跟他們分享。
還記得那時他們最愛干的事就是,把鞭炮插在牛屎上,然后點燃,“嘭”的一聲后,滿天飛翔。
他七歲那年,莫秋送了他一個價值1400元的PG版本高達模型機。
那是他打記事以來,收到的人生中第一個貴重禮物,雖然他那時對價格還沒什么概念。
后來他爸媽還專門帶著他上門去退還,說這玩具太貴重了,小孩子不懂事,但他們不能不懂事。
是莫秋堅決要送給他,他爺爺莫問也任由他決定,并不阻止,反而勸說陳俊的父母別太在意。
陳俊才最終得到了這個他超喜歡的模型,也是從那時候起,陳俊成了莫秋的鐵桿擁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