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八月十五中秋節。
一大早,老太太就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凈凈,還擺上各種水果點心。
柳瑜進山的時候,還順便采了一些花插在竹筒里,簡單而不失野趣,又增添一絲活潑。
“今天過節,”老太太若有所思,“荀逸,你跟你大伯母二伯母說一聲,讓她們別做飯,今兒一起吃。”
“好!”
不一會兒,一大家子都圍了過來。
“好久沒這么熱鬧!”
看著子孫的笑臉,老爺子突然升出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雖然才分家沒多久,然而,卻覺得心都變得滄桑。
眼前的景象,明明在分家前很尋常,而今天卻讓人格外感動。
“爺若是喜歡,逢年過節都可以這樣聚聚。”
柳瑜很明白老爺子的心情。
人老了,圖的就是兒女承歡膝下。
再不爭氣的兒女,也是親生的,這種感情是怎么都割舍不掉的。
這與看重不看重沒有關系。
“小魚兒,你不怪爺嗎?”
“不怪,大伯二伯也是您親兒子,血脈之情沒那么容易割舍。”
“我……”
老爺子想解釋。
他其實很清楚,自己這樣做對小兒子和孫女很不公平。
蠕動下嘴唇,最終沒說出來什么。
無論如何,他到底無法對大兒子二兒子放心,縱然有過失望,依舊有著無法割舍的親情。
“爺不用覺得愧疚,”柳瑜搖頭,“這是人之常情,更何況,大伯和二伯也沒犯什么大錯。”
至于是否孝順這點,她并不想做什么評價。
她管不著別人怎么做,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好。
“不管什么時候,爺都會把你看的最重。”
“嗯嗯。”
大過節的,沒人想故意找不自在,哪怕一向板著臉的徐氏,臉上也掛滿笑。
柳瑜發現,自從大爺爺來家里后,小周氏就變了一個人。
以前坐沒坐樣的人,努力把脊背挺直,嘴里一直沒停的零食也不再吃,小小的縮成一團坐在角落里,好不可憐。
“娘,大爺爺有這么可怕?”
柳瑜哭笑不得。
“你不懂,”小周氏后怕地拍拍胸脯,“你大爺爺不是可怕,是兇殘,你也沒多少好日子了,自求多福吧!”
“要不要這么夸張?”
柳瑜攤手。
她實在不理解親娘為何如此鄭重。
聞言,小周氏偷偷觀察下周圍,看到石老爺子不在院子后,才湊到柳瑜耳邊小聲開口,“你大爺爺他不是一般人,你爹當年跟他學打獵時,有點進步就被扔在深山半個月,好幾次都受了重傷。
你娘我當時也很慘,要做各種家務,還要坐的直,走的慢,好多好多要求,做不到就會挨罰。”
“怎么罰?”
“那要看犯什么錯,最尋常的就是不給吃,他們倆喝酒吃肉讓我吃黑面窩窩頭。”
“只是這樣?”
柳瑜挑眉。
如果這么做有用,奶怎么會拿娘沒絲毫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