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無論咱們反抗不反抗,都無法阻攔下大宋鐵騎的腳步。
而對方的攻城略地,與咱們提出的跑馬圈地,似乎是同樣的效果收獲。”
此言一出,又是一陣沉默。
盡管不想承認,盡管覺得真雞兒丟人,但這些小國的皇帝卻不得不承認——無論他們抵抗還是不抵抗,都不能阻攔,甚至拖慢大宋那支死亡軍團前進的步伐。
所以......
這個誠意到底夠不夠呢?
“要不.....拿張地圖給大宋皇帝,他想要哪,讓他直接用筆圈起來。
圈兒里面的國家,就無條件投降?”
沉默許久之后,又一個小國國主提出了更加荒唐的提議。
然而,無論這些小國國主怎么商議,無論他們的內心愿還是不愿意。
小皇帝開疆擴土,占領整個歐亞大陸的決心,卻并沒有因為即將被滅國的小國君主的恐懼而有半分松動。
就在一眾小國君主商議對策之時,第二天,又有消息傳出——大宋近五十萬死亡軍團,已經兵臨城下,即將屠滅擋在前方的第一個國家。
實際上,當某位君主得到消息的時候,他那名為摩爾蘇的彈丸之地,已經被小皇帝踩在了腳下。
一個小國,連一天的時間都沒能抵擋,就已經宣布破滅。
如此,那還商量個鬼哦,等這邊商量出對策之后,說不準自家國家已經都被屠完了,那時候商量出對策又有什么用?
所以,在消息傳來的當日,各國君主紛紛回歸各國。
這個名為‘全歐亞大陸即將葬送在大宋鐵騎之下諸國聯盟’的攻守同盟,在剛剛成立了不足半月之后,宣布破滅。
而后,各小國國主的選擇都很統一,也很明智——無條件投降,自愿歸入大宋,成為大宋疆域上的一城。
諸小國的無條件投降,為小皇帝的西征軍節省了大約半個月的時間。
所以,在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成功的滅掉了羅姆芬丹國之后,元符二年六月,東羅馬帝國的邊境,已經出現在了小皇帝的眼前。
經歷了一年的征戰,小皇帝自汴京城出發,一路連破十七國,**深入,生生打到了東羅馬帝國的邊境。
而早在小皇帝打來之前,東羅馬帝國早已經得到消息,并組織起了防御力量。
當舉全國之軍集結于邊境后,同樣親征的東羅馬帝國皇帝阿歷克塞看著五十萬在鐵血中磨練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之氣勢的大宋死亡軍團,心底忍不住一陣唏噓。
遙想當年,為了穩住羅馬帝國的形式,為了他羅馬帝國不被滅國而四處奔波,想盡所有手段的他,甚至還曾經寫過親筆信向大宋神宗皇帝求援。
當時的求援自然是遭到了無情的拒絕的,那位明明坐擁人口龐大,軍隊數量超過周邊幾國總和,卻一直慫的不敢打仗的皇帝,自然不敢派兵來他羅馬帝國支援。
只是,卻不想,當初神宗皇帝不敢做的事,如今,他這叫做趙煦的兒子,竟然代他做了。
只是,大宋的軍隊來了他羅馬帝國的土地上,但卻不是來幫助他穩住國家形式的。
在他依靠自己的力量扭轉了國家即將滅亡的不利形勢之后,怎么也沒有想到,竟然會迎來聽上去似乎最不可能的國家——大宋的侵略。
ps:第一更,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