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璋帳下目前只有他一位謀士,不說敬若上賓,也不該如此怠慢。
此時軍中糧草之危未解,正是百廢待興之時,主公這里萬萬可不能再出半分差池啊。
親兵哪里見過李文之如此怒火,兼之對方乃是趙子璋帳下唯一謀士,期期艾艾全交代了。
日前應州府郭將軍送來一行美人,以作勞軍之賞。
之前趙子璋還擔憂著,若是送出糧草還不能打消郭將軍疑心,便親自回一趟應州府,沒想到卻得了美人。
這大概是趙子璋期盼的回音。
原本趙子璋對軍中糧草之危還有幾分擔憂,沒想到早上得了美人,下午便有一伙兒豪商進了清遠。
“那些商人可有錢哩,說是要資助我家將軍,那糧食一張口便許下一百萬石,夠清遠吃幾年啊!軍師,我們以后是不是要發了,就像是當初在應州府時,人人羨慕,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李文之的臉色直接崩的鐵青,若豪商相投本是美事,那郭將軍的美人計便是大大的噩耗。
李文之早在一手釀造了清遠糧草之困時,便想好了后招,只要拿下九橫山,糧草之危立時可解。
沒想到趙子璋之弟,主動請纓,帶了千余人馬,就敢去撩虎須。
他本想勸主公依計行事,沒想到主公對那趙均信任非常,以致完全一副九橫山早晚是囊中之物的態度,令李文之無處勸說。
原以為主公的兩位結義兄弟許諸、季和,必然是贊同他的,沒想到那二人也對趙均將軍很是推崇。
他敢打九橫山的主意,是想以奇致勝,這趙均將軍當初拿下清遠的手段,便知是個硬碰硬的武將。
敵我實力懸殊,趙均將軍可拿下清遠,卻不能故技重施拿下九橫山。
怕就怕九橫山未得,帶出去的千余人馬便全軍覆沒。
只因軍中缺糧,李文之便也默認了主公之令。
至于豪商投機之舉,李文之早有預料,但若非無其他路走,他是不愿接受豪商資助的。
豪商真金白銀拿出許多,難道是急公好義,商人奸詐,必然是要成百上千拿回去的。
此時趙軍正是發展期,最好不要過早陷入內部紛爭,可惜主公完全沒有思慮到這一層。
也是他忙于軍務,疏忽了。
“主公因區區美人計,陷入紅粉陣,糊涂至極啊!”
親兵不知什么美人計,只覺得李軍事氣的夠嗆,平日里最注尊卑的他,居然也失了體統。
難道主公在清遠,還能有什么危機?
等趙子璋抽出時間見李文之時,已然過了許久。
待聽下人說,李先生已經飲了三杯茶水時,臉上終究難掩羞赧。
“令先生久等,是本將軍的不是。”
李文之上下估量趙子璋,當確認主公雄心未熄,這才重重松了口氣。
不怕主公喜好美色,只怕本末倒置,失了血氣。
“聽親衛言,先生說本將軍中了計,要有危難,不知這險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