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忍不住一愣,似乎沒有聽明白周邕說了什么。
什么記恨,她記恨原宿,這個問題本身就很奇怪吧?
五年前,柳如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會和原宿的關系鬧到那么僵硬的,現在回想,只記得她一腔孤勇離開了客棧,去尋了周邕。
她想用周邕證明什么?證明原宿的虛偽嗎?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雖然原宿縱容行竊者,是出于同情,可是這并沒有解決問題。
反倒讓無數不勞而獲的人,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很難說這些人長大后,會不會為南方的不安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柳如是收養周邕,將這份善意傳遞下去,事實上周邕表現的很好,他幫了千千萬萬和他一樣出身的窮苦百姓,周邕的成長,比原宿送出的一枚錦囊有用的多。
這一局,似乎是柳如是贏了,可是,真的是這樣的嗎?
柳如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她頻繁收到原宿的來信,甚至還有幾次想要一見的邀請,柳如是都沒有回應。
她不知道自己為什么還要見原宿,是想要他看看此時功成名就、位高權重的自己嗎?
曾經最困難的時候,她幻想過那個場景,但此時回頭去望,也就那樣了。
那種不甘和痛恨,似乎隨著時間的流逝,被淡化消解,變的不值一提。
“姐姐,當初的確是原將軍對不起你,他根本不知道,一個普通人在這個世道活下去,好好活著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既然我們這些小孩兒可以為了不餓肚子偷竊,為何姐姐不能為了活下去說一點謊言。
原將軍從一開始就是錯了,可惜他自己不知道,等回頭醒悟,姐姐卻已經連機會都不給他了……我知道我不該為原將軍求情,他活該孤家寡人一輩子。
我是為姐姐著想,我想姐姐幸福,如果這份幸福只能由原將軍給予,那我唯有祝福。”
當十二重樓要刺殺姐姐的消息傳到巫山軍時,周邕第一次見到人前失態的將軍,如果不是重視到極致,怎么可能會是那樣的態度。
之前周邕都以為,原宿將軍放任軍中他與姐姐的傳言,只是為了巫山軍的穩定,他甚至什么都不用付出,就可以讓二十四橋派的人們對原宿滿意。
這讓周邕一直很憤怒,哪怕原宿將軍默認他未來繼承巫山軍,也沒有讓他對原宿將軍改觀,反倒處處與他作對。
可是直到那一刻,周邕忽然明白過來,原宿根本不是為了這些什么大義,他只是……希望能將這件事傳到他最想的人耳中。
可惜,二十四橋的主人,并不愿接受這份心意,更因為曾經的種種,耿耿于懷。
之前軍中有人說自家媳婦記仇,一件小事她能翻來覆去說上七八年,現在看來,姐姐也不見得多大方,她對原宿將軍,仍舊意難平。
曾經是柳如是對原宿將軍抱有超出友誼的想法,原宿將軍無動于衷,現在確實原宿將軍想要弄假成真,柳如是卻不愿了。
可是,直到現在柳如是身邊也沒有其他人,難道不是余情未了的證明。
“原宿,他都跟你說了什么,這是我和他的事,你別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