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韓侖明明和韓悅約好了,讓韓悅不要離開應州府,等清遠軍占據應州府,他就將妹妹接回家,沒想到韓悅根本不聽話,居然跟著巾幗書院的隊伍去送嫁了。
虧的他一回到清遠,就來巾幗書院接人,書院夫子說韓悅不在,他還以為是書院不愿放人,厚著臉皮去找了鄧赟將軍。
鄧赟將軍也是仗義,直接帶著士兵來幫他要人,最后才知道巾幗書院從始至終都沒有說謊,反倒是自己的妹妹,哄騙了他。
因為這件事,還驚動了趙將軍,哦,趙將軍現在是吳王了,若要討伐李氏王朝,起碼身份不能太低了,可是稱帝卻是不行的,兩者折中,趙將軍才有了吳王這個封號。
當初在龍華秘境中,趙將軍可是吃了大虧,丟了大面子的,雖然當時并沒有巾幗書院高層出面,可是這仇,不可能就這樣輕飄飄揭過。
此時正好遇上韓侖之事,鄧赟也是想要借題發揮,沒想到理虧的成了清遠軍,最后也只能打著哈哈過了。
可是韓侖是什么人,忍不住將這次交鋒的失誤歸咎到自己身上,連帶著這段時間都有些郁郁寡歡,這下罪魁禍首終于回來了,韓侖如何坐得住?
“你這丫頭還知道心虛,怎么,良心發現了?”
看著哥哥一副算總賬的模樣,韓悅當然心虛,但來者是哥哥,總比是她猜測的青玉好多了,雖然她心中還有很多疑惑,卻并不愿意馬上見到青玉。
明明被判了死緩,可是韓悅這心里怎么不得勁呢。
大約是妹妹表現的像個蔫了的白菜,激發了韓侖作為哥哥的父愛,原本心里一肚子火氣,也瞬間煙消云散了,他堂堂男子漢,有什么扛不住的,還要為難妹妹,韓侖摸了摸韓悅的頭發,安慰道:“好了好了,不就是騙了哥哥,有什么大不了的,哥哥還能與你計較……”
至于背后的對弈,就與韓悅這個小姑娘無關了。
韓侖早就可以擔起這個家。
“走吧,跟哥哥回家,我們一家子都被安頓到了應州府內,以后我們不必再寄人籬下了。”
當初一場黃河水災,讓韓侖失去了爺爺和父親,也沒有了家,以至于母親和兄妹三人投奔到昆山縣大伯家中,寄人籬下。
現在韓侖出人頭地了,自然能給母親和妹妹應有的溫飽與體面。
他本想告訴韓悅,韓昆這個堂兄當初在他之前入了軍隊,韓大嫂到處吹噓,說自己的大兒子出息了,可是結果呢,應州府城破后,他倒是運道好,保住了性命。
之后被鄭巖將軍收編,吃了不少苦,若不是清遠軍拿下應州府,他還在喂馬呢。
現在就算入了清遠軍,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卒,韓家大房能住進應州府,還要沾他們二房的光。
從今日起,寄人籬下的可就是韓家大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