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投資人談投資的時候,許正道可以說:“知道《鬼影實錄》嗎?在全球賣了2億多票房。那部電影就是抄我的《B區32號》,花旗國佬太無恥了。我這里有個新劇本,比《B區32號》還要好。只要拍出來,肯定能夠大賺。”
在決定拍《B區32號》后,頭等大事就是改編劇本。只是《B區32號》劇本實在爛,簡直就像一趟泥漿,現在卻要做成雕塑,難度實在太大。許正道覺得只能將整個故事推倒,全部重來,才有可能將《B區32號》從爛片改成好片。
他不知道能不能這么改編,就問霍莉:“可以粉碎性改編嗎?就是保留一些基本元素,其他全部推倒重來,寫一個全新的故事。”
“沒有硬性要求,可以按你的想法來,只要改造成好電影就行。”
“那我就放心了,不然以《B區32號》的底子,真的沒法改。對了,還有一個問題。如何判斷我拍改造出來的電影是好片,還是爛片?評價的標準是什么?”
“由系統綜合各方信息,最后給出評價結果。”
“你不會故意使壞,將我拍攝的好片說成爛片吧?”
“當然不會,肯定會作出客觀評價。”
許正道打算將《B區32號》推倒重來,寫一個全新的故事,但等他真正上手的時候,卻發現這事比想象的要難。把《B區32號》前面部分寫恐怖、寫得嚇人很容易,真正的難點在后面的揭秘。總局對影視作品有要求,不能有鬼。不能有鬼就沒法對前面的超自然現象解釋,在邏輯上就不通,就只能淪為爛片。
許正道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什么好的解決辦法來。如果是一般電影,可以是精神分裂,可以是幻覺。但《B區32號》很多內容是監控視角,是攝影機拍出來的,不可能是幻覺。如果強行用幻覺來解釋,那就跟很過國產恐怖片類似,在邏輯上說不通,肯定是爛片。
想來想去,許正道覺得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不解釋,讓戲里真的有鬼。
只是這樣一來,《B區32號》就沒辦法在國內上映了。
許正道反復權衡后,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將《B區32號》從爛片改成好片,完成一階任務。電影拍出來后,雖然不能在國內上映,但可以到國外去走一走。國外有很多專門賣奇幻、恐怖類型電影的奇幻電影節,可以把《B區32號》送到電影節去。只要電影反響不錯,有片商買,還是有可能收回成本的,畢竟《B區32號》的成本就幾萬塊錢。
要是《B區32號》不幸拍砸了,或者無人問津,那也只是損失幾萬塊。
在確定將《B區32號》拍成真正的鬼片后,許正道開始放心大膽地寫劇本。他沒有按原版《B區32號》人物關系來寫,沒有寫富商,沒有寫富商的老婆,而是把故事套在自己,以及一些朋友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