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區32號》殺青后,許正道他們立刻著手后期工作。
剪輯是電影后期最為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說是電影藝術的二次創作。東瀛著名導演黑澤明說過,劇本和剪輯掌握著一部影片的生命。
剪輯師通過對原始素材和諸多藝術要素的調整,能夠使電影的結構更加嚴謹、節奏更加流暢、主題更加鮮明,從而大大增強影視片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不過《B區32號》有些特殊,基本上都是長鏡頭,對剪輯沒有太高的要求,只需要將不同的鏡頭組接在一起就行。許正道他們動作很快,只用了五天的時間,便完成了圖像和聲音的剪輯,將400多分鐘素材,剪成了九十分鐘的電影。
正常情況下,剪輯完成后,就該給電影加入聲音特效,然后為電影配樂。
《B區32號》是偽紀錄片,沒有配樂,也不能加入音特。原版《B區32號》就不懂這一點,在電影中加入了音效。比如原版男主角看到鏡子上有塊白布,下面有紅字,就把白布揭開。在他揭開白布的瞬間,音效就冒了出來,“轟”的一聲。觀眾剛看的時候,可能會被嚇一跳。但回過神來會破口大罵,這他么是偽紀錄片啊,哪里來的音效?
在剪輯完成后,許正道他們跳過了聲效和配樂的流程,直接開始為電影制作字幕。由于《B區32號》要送到電影節參賽,除了片頭字幕和片尾字幕外,還必須為電影配上英文字幕。他們專門花錢從外國語大學請了個老師,將人物對話翻譯成英語。
足足忙了一周,字幕終于完成,《B區32號》的最終剪輯版也徹底完成。
在完成剪輯后,許正道拿著樣片來到學校,讓田狀狀看自己的成果。
田狀狀看過《B區32號》的劇本,還給許正道提過意見。看完樣片后,田狀狀十分滿意,跟最初的劇本相比,故事精彩了很多。他覺得這部電影從構思到手法都非常新穎,以偽紀錄片形式步步深入,將驚悚感帶入佳境。看到最后,連他都覺得頭皮發麻,背脊發涼。
田狀狀認為《B區32號》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恐怖片,放在國產恐怖片中絕對是頂尖的作品,放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要是能在國內上映,肯定會大獲成功的。
許正道也是同樣的看法,畢竟恐怖片在國內是很有市場的。
2001年導演阿甘拍攝的恐怖片《閃靈兇猛》爛得跟屎似的,竟然取得了1500萬的票房。隨后他又拍攝了《兇宅幽靈》和《天黑請閉眼》。這兩部電影都是糟糕透頂的爛片,被《第十放映室》狠狠吐槽了一番,但票房都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要是《B區32號》能在國內上映,肯定能夠成功。
可惜《B區32號》中有鬼,不可能過審,自然不可能在國內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