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風覺得許正道的觀點很有意思:“你們電影行業會如何互聯網化呢?”
許正道自然不會將自己真正的想法講出來:“現在我們買票只能到電影買,我相信在未來通過網絡買票會成為主流;還有就是今年冒出了很多視頻網站,樂視、優酷之類的,將來電影上映后,就可以把電影賣給視頻網站,觀眾可以隨時到網上去看電影。”
牛風微微頷首:“那你認為我們海棠國電影規模能做到多大呢?”
許正道沉吟道:“如果單純只是電影票房,我認為在未來能做到2000億以上,會出現單部票房超過100億的電影。理由很簡單,像美國以及歐洲發達國家,平均每人每年觀影次數在4次以上,連印度都有2點幾次。等我們國家電影發展起來,我們的觀影人次達到3次,我們的人口乘以3,觀影人次就在40億左右。未來電影票肯會漲價,我們假設票價為50,那我們的票房就是2000億。如果我們的衍生品市場做起來了,能像好萊塢那樣,票房只占電影收入的20%,其他收入占80%,那整個電影產業的規模就將超過一萬億。”
牛風用余光瞥了瞥旁邊的王中君,我問王中君電影行業能做到多大,他根本無法給我答案,根本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這個年輕人有深入思考,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行業未來都沒有深入思考,是難以成大器的,跟王中君不起來,這個年輕人倒是更值得投資。
牛風露出一絲笑意:“以許總的見識和眼光,我相信在影視行業肯定會大獲成功。不知道許總是否需要投資。如果需要的話,我們芝麻開門隨時可以投資。”
許正道微微一怔:“牛總愿意投資,對我們來說是無比榮耀的事。不過我們只是簡單聊了幾句,你都不了解我們公司的情況,就說要投資我們,是不是太草率了?”
牛風哈哈笑道:“草率嗎?一點都不草率。孫正義說過,做投資的投不是投項目,投的是人。2000年,我去見孫正義,想要融資。我沒穿西裝,很隨便地去見他。見面和孫正義談的時候,我不談商業模式,也不要錢,只是告訴他,我要做一件什么樣的事。我六分鐘說完,他直接問我,要多少錢?我說我沒想過要錢。孫正義還勸我,你得要啊,還教我怎么花錢花得快。我對你的公司、對你的項目確實不了解,但我看好你這個人,看好你的商業眼光,我覺得你是個能成大事的人。只要你愿意要,幾千萬幾億我都可以投。”
在王京花跳槽之后,海誼幾乎被掏空。為了對抗橙天以及背后的東瀛資本,王中君找到了牛風,希望馬云入股海誼。不過牛風似乎興趣不大,一開始并沒有接受王中君的邀請。王中君軟磨硬泡,求了牛風好幾回,牛風才勉強答應入股。
此時聽到牛風的話,王中君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求了好幾回你才答應投資,許正道跟你第一次見面,連話都沒有說幾句,你就主動要投資,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現場眾影視公司的老總也都被牛風的話驚到了,幾千萬幾億都可以,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啊!他們眼中充滿了羨慕嫉妒恨,恨不得將許正道一腳踢開,讓牛風把錢投給自己。
許正道清楚芝麻開門并不是很好的合作伙伴,死在牛風手中的公司實在太多:“我們公司剛剛成立不久,團隊還在磨合中。現在就有大筆資金入場,會把我們的節奏打亂,搞得公司人心浮動,對團隊建設不利。我們現在暫時不接受投資。等需要融資的時候,我一定會找牛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