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禮部都是一臉的辛酸淚。
如果這一次讓禮部的禮部祠祭清吏司掌握了高價發放度牒的權力,而且是一千兩一份,那在禮部來說,就是一塊大肥肉。
不!
那是一頭大肥羊!!
禮部尚書李言拼了命也要支持,不支持他回去就會被所有禮部官員們給唾棄。
不僅僅是禮部,戶部那也絕對會支持的。
別說五千萬兩銀子,就算只有一千萬兩銀子,戶部都得上下一起出動,來宮里跪求皇帝同意。
四位丞相們的意思恐怕也差不多。
就跟柳銘淇說的那樣,幾年的災患連連下來,國庫已經漸漸的空虛,如此缺乏應急的錢糧,能有這么一筆橫財,誰不動心?
關鍵僧侶尼姑和道士們,是和整個天下百姓切割開來的,根本和民眾們沒有關系。
他們高價買度牒,和老百姓更是一毛錢的關系都沒有,老百姓又不會重蹈覆轍。
而且他們還沒有造反的能力,這樣的大肥羊,誰看到了不會流口水?
柳銘淇之前沒說便也罷了。
現在說了,打開了這個盒子,那么大家就再也不會移開眼睛。
“這些我都知道,但朝廷還需要好好的討論一下。”景和帝揮了揮手,“回去吧!記住不要再對別人說起度牒一事,不然你會惹上麻煩的。”
“是。”
柳銘淇剛剛轉身,又轉了回來,“陛下,上次幫著方磊做馬桶管道、化糞池這些一系列的宦官和千牛衛,我能借用一下嗎?”
“干嘛?”
“南宮相爺家里想要做這套東西,我想著大家都是熟手了,做起來會很順當。”少年道,“您放心,我會給他們充足的工錢的。”
景和帝搖頭拒絕:“他們要做工也只能在宮里,去丞相家里當工匠,成何體統?”
看到皇帝拒絕得如此堅決,柳銘淇也只好作罷。
想想也是。
人家是皇帝的身邊人,伺候的是皇宮的貴人們,你讓他們去別人家里做工,那不是不拿豆包當干糧,貶低皇帝和嬪妃們的身份地位嗎?
可惜了,又得重新培養人了。
幸好家里的那群工匠們,之前做了整個裕王府的馬桶和排污系統,經驗比不上做了整個皇宮的那群人豐富,做南宮相爺府上的,卻差不了太多。
反正有方磊這個總工程師在,做起來沒難度。
現在柳銘淇要考慮的,便是收南宮丘成多少錢合適。
像是這樣的狗大戶,少了幾萬兩銀子的施工和安裝費用,對得起天下的老百姓嗎?
你們吃了那么多的民脂民膏,小爺好歹也要替民眾們拿些回來嘛!
……
注:據久保田和男《宋代開封研究》,熙寧八年到紹圣元年,北宋花了20年時間修繕汴京外城和城壕工程,花費巨大,而朝廷為此發放了2500道度牒,就應付了大半,由此可見一道度牒非常貴,本書據此設定1000兩一道,還算便宜的,敬請諸兄知曉。
許多人以為只有和尚才有度牒,但魔都博物館就收藏有明禮部祠祭清吏司正德年間發給“道士張永馨”的度牒,所以道士身份證也是度牒。
大清康熙年間,僧尼道士總數約為15萬,這個數目已經很少了。根據《洛陽伽藍記》記載,北魏光是洛陽城就有1300多所寺廟,《南史》記載建康城也有500多所。
按照1.5億的總人口設定,大康朝設定僧尼道士100萬上下,應該比較合理。
今天查了半天的資料,發現寺廟居然也放利錢。他們把種田、店鋪和信徒供奉的錢集中到“長生庫”里面,然后利用長生庫里面的錢來放貸,真是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