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大米、絲綢、瓷器、茶葉、桐油,北方的馬匹、牛羊、皮毛、礦石等等,在這里應有盡有。
甚至于很多本該在東北方線路上的貨物,比如說人參、貂皮、鹿茸等等各種珍品,也都拐彎來這里交易。
給柳銘淇的感覺,這就是全國的大型貨物交易市場。
許多商人甚至覺得,把貨物運到這里,然后直接出售,比起拉到各個省份去賣要方便快捷多了。
這樣造成的中間販子也就很多,許多人還專門來促成各種買賣。
由此一來,南北碼頭的鎮子上自然夜夜笙歌,一副不夜城的熱鬧景象。
再走了一百多米,柳銘淇便進了通江鎮。
眼看著這里的土霸王相城府知府陳顯芝和漕運衙門轉運使陸冠心都陪在了一個錦衣少年的身后,所有街面上的人都不由自主的讓開了道路。
其實他們想要不讓開都不行,數十個衙役和漕運兵已經開始在清理道路中間了。
“哇,看,是繡衣衛的標識呢!”
“奇怪了,這些明明是千牛衛的侍衛呀!”
“嚇?就是皇宮里面的千牛衛?難道是……是皇上來啦!?”
“可拉倒吧,皇上出行,周圍能沒有羽林衛嘛?”
“那是不是太子?”
“也不是,太子不是在兩湖區域嗎?況且太子身邊沒有千兒八百的羽林衛,皇上敢讓他出來呀?”
“但這個少年也穿著金龍山河圖袍呀!”
“這就不曉得了……聽說最近京城里最出風頭的是年僅十六歲的裕王世子,難道是他?”
眾人竊竊私語個不停,柳銘淇卻沒有在意他們。
從這里走到酒樓的過程中,少年一直在觀察通江鎮的狀況。
通江鎮的道路比起外面來,卻是要好太多,基本上都是青石板,走在上面平平整整,非常爽利。
陳顯芝說得不錯,這里的確可以輕輕松松容納兩三萬人。
從經濟學上來說,這已經形成了一種虹吸效應。
通過通江鎮的繁華,它不但可以給相城府帶來極大的稅賦收益,還可以給附近上百里的村莊帶來眾多物資的需求。
這么一來,附近村莊的飼養、種植積極性就大增,連帶著吸引力就會增加,會讓更遠區域沒有土地或者貧窮的人們過來找工作,或者是嫁女兒。
如若是打通了鬼門關,通江鎮不敢說廢棄,但熱鬧程度至少要減半。
不知道到時這里還會剩下多少商鋪,多少繁華呢?
但轉回來說,相比起鬼門關制約的航運,以及產生的各種弊病,這些商鋪和人們的利益,卻又是不值一提了。
兩害相權取其輕。
兩利相權取其重。
說的便是這種必須的選擇。
……
注:這里說的“碼頭工人”,工人一詞其實早有所用。《荀子·儒效》說“設規矩,陳繩墨,便備用,君子不如工人。”韓愈的《錢重物輕狀》也寫“夫五谷布帛,農人之所能出也,工人之所能為也。”
雖然兩位說的應該是“士農工商”里面的工,意思是指工匠,但竊以為用在民間雜工也通理,比起“碼頭幫傭”來,也要更為妥當一些。
……
六更21000字奉上,我依舊堅挺如山,金戈不倒小秀才!
跪求老爺們垂憐,來個訂閱和月票鼓勵一番!!
不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