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素琴讓侍女出去了。
阮小秋一邊替她摘除頭上的鳳冠和裝扮,一邊道:“你退了以后,戲班子沒有主心骨,應該不會那么風光的吧?”
素老板心頭詫異無比。
難道阮小秋是來諷刺我的?
或者是想要收編我的這群伙伴們。
仔細的想一想,其實阮小秋作為京城第一大青衣,戲路非常廣,自己戲班旗下也有好幾個出名的角兒,搞得風風火火的。
她說得對,自己不在戲班唱戲了,自然就少了主心骨,單憑借著錢英這個梁山伯,如果找不到好的祝英臺,《梁祝》都不一定能繼續獨占鰲頭。
如果自己的伙伴們能跟著阮小秋,似乎也不錯?
正在這兒想著,阮小秋又說道:“你看我帶著戲班,加入到你的戲班怎么樣?”
蕭素琴:“!?”
這怎么回事兒?
她訝然道:“好好的,小秋姐你干嘛找個婆婆在自己頭上?咱們小時候受的苦、挨的打,難道都忘記了嗎?”
戲班的小孩子,那是最吃苦的。
從小別的小孩子到處瘋跑著玩兒的時候,他們就得練習站樁、練習身段、吊嗓子等等,一天到晚都在忙,還得干雜活兒。
最可恨的是那些戲班主人們,動不動就拿竹鞭抽,一點不對就打。
哪個功成名就的戲班角兒,小時候不是渾身傷痕的?
所以他們很多人長大了之后,自己就干脆做戲班的班主,不要受別人的氣。
同時這些角兒自己當了戲班班主之后,哪怕是也很嚴厲,但也多半不會動不動就打人,那些戲班成員在他們的手下做事兒,倒是要寬松不少。
像是阮小秋這樣,早就功成名就,完全自己能當家作主的人,為什么就要投靠別人,讓別人管著呢?
這讓蕭素琴很想不通。
阮小秋輕聲的說道:“你去了裕王府之后,管理戲班的時間肯定不多,所以我也不會受到多大影響。而且如果我在你的戲班里面唱戲,日后有了什么好人家想要我,那我也算是裕王府出去的,沒人敢欺負我,是不是?”
原來不是看中我,而是看中了我未來的夫君的權勢和聲望。
蕭素琴心中點點頭。
這樣的阮小秋才是正常的。
她考慮的利弊非常清楚,這樣或許會讓她收入少一點,但已經心不在此的蕭素琴,絕對不會制約她、剝削她、壓榨她。
反過來,阮小秋有了裕王府的名頭,出去演戲都會減少許多阻礙,也更沒有人能強迫她。
別忘了。
柳銘淇的性格可是吃不了虧的。
當初都敢當街暴打璐國公,那些敢欺壓戲子的人,又有什么天大的后臺,敢惹這樣的小王爺?
但是,這樣對我又有什么好處呢?
蕭素琴開始琢磨了起來。
阮小秋加入自己的戲班,在名聲上就大大的彌補了因為自己的退隱而減弱的聲勢,同時阮小秋的戲班有好幾個角兒,到時候挑選過來當新的祝英臺,也絕對比自己胡亂找人的好。
況且她對于戲班的經營和開拓,比自己還要厲害許多,這樣大家就不愁沒有飯吃,名氣還能更上一層樓。
再則說了,有阮小秋把關招募和訓練新的人手,戲班未來的持久性就會增加,說不定等到自己五六十歲了,戲班還能順利運營呢!
哪怕是阮小秋日后嫁了人,她不也可以和自己一樣,稍微的帶著管一點戲班?
自己有了裕王府的一堆事情,根本就不怕她攬權,反而巴不得她以后能多用心一點去打理。
素老板左想右想,都覺得是好處多多。
所以她點了點頭道:“我自己是很歡迎小秋姐的,不過我還得回去問一下小王爺,但應該不是什么問題……只是以后要委屈你啦。”
“不委屈,不委屈。”
阮小秋松了一口氣,抿嘴一笑,“我才是麻煩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