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那些先賢們,比如說神農爺爺,不就是自己去試藥,然后才得出了百草哪些可以食用、哪些可以藥用、哪些是有毒的結果嗎?
這事兒他如果叫別人去做,那么具體的各種感受就無法形容得清楚,必須要自己去親自試一下,才能最好的記錄下來。
不然總是有偏差。
方磊和柳銘宥也是一樣。
他們不但去實驗了,而且寫筆記和各種實驗數據就有兩個厚厚的大本子。
現在把本子擺在了柳銘淇的面前,柳銘淇順便打開一瞧,就能看到寫得密密麻麻的數據。
哦,對了,受到柳銘淇的教導,他們現在用來記錄實驗數據的,都是鉛筆。
大康的匠人非常厲害,只是聽了柳銘淇的說法,通過了十幾二十次的實驗和調整后,便做好了鉛筆。
順帶著還做出了簡易版本的死硬面團擦。
沒錯。
在橡皮擦發明之前,人們就是用面包屑來擦拭鉛筆字體的。
大康朝沒有面包屑,但是面包就是小麥做的,只要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就行了。
匠人們不但做出了面團擦,還解決了面團容易發霉,不容易儲存的缺點。
現在這兩項的發明都在柳銘淇的倉庫里面,暫時沒有想著拿出來大規模使用。
方磊和柳銘宥因為要在幾十米的天空中記錄書寫,毛筆肯定不方便,所以柳銘淇才給了他們使用。
熱氣球的研究其實并不復雜。
柳銘淇在博士學習期間,連火箭動力學都學過,熱氣球相對來說太簡單了。
可方磊和柳銘宥卻是兩個沒有經過系統學習過的人,他們只是憑借著柳銘淇編寫的初級物理來研究,最后實驗成功,那肯定是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的。
別的不提,方磊兩次差點摔死就是明證。
另外研究熱氣球的花費,已經累計到了十幾萬兩銀子,十足的一個吞金獸!
沒辦法。
柳銘淇不想讓自己的研究人員命那么不值錢,嚴厲要求他們必須用最好的材料,做最好的裝備,有最好的保障。
光是負責他們做各種東西的,就有上百人之多。
這些人可都是住在試驗基地里面的,以便隨時來修正和改變。
每次熱氣球飛上天,光是騎馬在下面跟著的就有幾十人,而且全都是一騎雙馬,還帶著許多的應急物資等等。
上次要不是他們跟著,還有物資充足,救治及時,說不定小胖子早就掛了。
在連續的死里逃生之后,方磊也越發的成熟起來,至少在沒有萬全的準備時,他不會貿然的上熱氣球。
而且即便是上了,也是循序漸進,一切都按照柳銘淇的建議來。
于是他和柳銘宥成功了。
兩人一口氣試飛了十幾次,確定安全無誤之后,才來通知柳銘淇,邀請師父去看看他們的發明成果。
哪怕是柳銘淇現在在斥責他們,兩人也是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實現了夢想的喜悅,現在可都是寫在了他們的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