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當然也不是想要趙壽來回答,他是自己問自己。
可很顯然,這沒有答案。
所以景和帝越發的惆悵。
又過了一會兒,外面傳來腳步聲。
來的是丞相曹儀、副相南宮忌、副相馬浩秋和副相鐘昶。
文淵閣議事的有很多人,但只有他們四個人前來。
景和帝讓他們都進來。
本來一群人是有很多話說,可看到皇帝病懨懨的樣子,心下里又有些不忍了。
倒是皇帝在關鍵時候還有一股氣支撐著,并沒有因為接踵而至的打擊,而顯得整個人的精神都垮掉。
他和聲問道,“士子們都到了外面了?”
“是。”
馬浩秋回答道:“此等學子們,竟然不顧尊卑,妄自議論朝政,更是非議儲君和君父,臣請旨將他們驅散,并且抓捕為首煽動之人,以儆效尤!”
南宮忌遲疑了一下,道:“臣以為,驅散就好了,不用抓人,否則恐怕鬧得更大。”
景和帝點點頭,問曹儀:“曹相以為呢?”
曹儀道:“老臣愿意出宮去跟他們談一談,這些士子戾氣太重,如果不好好的勸說,恐怕會被有心人利用,對朝廷的未來很是不利。”
“你們真是太軟了!”
馬浩秋不滿的道:“為什么要對他們客氣?了不起這一屆的考生我們就不要了!明年再開恩科就是!不然朝廷如若進了這些刺頭,那是有得煩惱了!”
馬浩秋常年在吏部工作,現在身為副相也是協助管理吏部。
所以他對于這些膽大包天的士子是最不滿的,態度也最為強硬。
也就是吏部尚書李秀泰去了外地監督救災一事,不然脾氣比馬浩秋還要剛硬的他,早就應該已經過去痛斥這群士子了。
“澄心。”景和帝抬了抬手,“你這還是太暴躁了,士子們雖然鬧得大了一點,但他們難道說的不是真的?倘若年輕人都沒有一腔熱血,我們大康還有希望嗎?
別說他們了,你看看這一次翰林院的那群小家伙們,不是比他們鬧得還要兇嗎?”
馬浩秋老臉一紅,默然不語。
是的。
這一次巨大的貪腐案件發生之后,翰林院的一群進士們鬧得其實比這群士子還要兇。
他們甚至寫了血書來進言,懇請皇帝“將所有不法斬于刀下”。
這“所有不法”里面,可是指名道姓的說了有太子在內的。
求皇帝斬太子!!
你說這群人過分不過分?
還是南宮忌想了一個法子。
最近大家到處賑災,不是缺乏人手幫忙嗎?
就讓這群翰林院的進士們去充當助手,把他們趕出京,在外面折騰忙碌幾個月,回來之后什么事情都已經定了,他們也沒有辦法。
景和帝采納了老奸巨猾的南宮忌的主意,這下子耳朵才算清凈了一些。
在上一次的時候,馬浩秋都沒有敢去觸霉頭,他沒有去斥責大罵翰林院的進士們。
畢竟那數百人已經是朝廷未來的棟梁之才,包含了好幾屆的精英,他要是辣手直接把這群人發配了,不知道有多少高官重臣會跳腳。
他也就只能把滿腔的怨恨,發泄在這群還沒有參加會試的士子們身上。
俗話就叫做,柿子撿軟的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