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帝淡然的道,“你知道朱平川這個人嗎?”
高敬一愣,旋即回道:“知道,他是前驍騎衛大將軍朱坤的大兒子,曾經也是驍騎衛的校尉,在九年前因為追殺馬賊進入沙漠而失蹤,同時失蹤的還有幾百個驍騎衛。”
景和帝問道:“有查過嗎?”
“查過。”
高敬想也不想的道,“當時的繡衣衛大都督便下令,讓西北區域的繡衣衛嚴密探查,甚至已經深入到了回鶻和西羌的草原上,卻都沒有任何他以及那些驍騎衛的消息。最后只能歸檔認為失蹤。”
“對于朱平川的背景和能力評價呢?”
“朱平川乃是驍騎衛大將軍朱坤的庶子,非正室夫人所生,因為母親早逝而從小不受重視,但勇猛過人,悍不畏死,所以一進入驍騎衛之后,便不斷的立功,僅僅是二十一歲便成為了驍騎衛校尉,堪稱是一個不小的奇跡。
傳言他和家里的關系并不好,自從進了驍騎衛,他便沒有回家過。隨后他便去了西北邊疆輪值,而前太子遇刺案件發生后,他奉命四處追殺馬賊,立功不小,原本有希望成為驍騎衛將軍的,可惜英年早逝。”
高敬毫不遲疑的報出了朱平川的情報,代表著他的記憶力非常驚人,真不愧是全天下最大的密諜頭子。
景和帝遲疑了一下,再次問道:“朱平川和仁王有過交集沒有?前太子銘浩西北遇刺時,他在哪里,有記錄嗎?”
“回稟陛下,朱平川和仁王并沒有任何公開的交往。”高敬先否定了第一個問題,然后道:“前太子銘浩遇刺的時候,按照當時的記錄,朱平川所在的驍騎衛,應該在七十里開外。不過因為距離了兩座山頭,直到第二天傍晚他們才收到消息,匆忙趕到現場。”
張勤對著景和帝鞠躬道,“陛下,臣有一個問題,想請問高大將軍。”
景和帝知道張勤,這個小伙子從來都是勤懇聰明能干,有靜氣又一點都不浮躁。
他如今想問問題,肯定是發現了什么。
思索之中,皇帝揮了揮手:“問吧。”
“是!”
張勤又對高敬拱手道,“大將軍,敢問當時的驍騎衛駐扎地點,有什么講究沒有?或者說,他們為什么會駐扎在那里?”
高敬微一錯愣。
想了片刻,他才道:“那個區域再往西去五十里,便是和草原接壤的兩座大型要塞,驍騎衛平日里在那邊駐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入草原磨礪自己。”
“那么他們是不是也是一道屏障呢?”
“也可以這么說吧。”高敬道,“即便是有敵軍突破了兩個要塞,驍騎衛都能第一時間筑起屏障。”
“換句話說,如果有敵人從草原來,驍騎衛只要玩忽職守,他們就能從驍騎衛眼皮子底下溜過去?”
張勤的這句話一出,在場的皇帝不覺“哎呀”了一聲。
高敬馬上看到景和帝的臉上露出一股重重的殺意。
但他沒敢多看,只是琢磨著張勤的問題,隨即點了點頭:“是的,理論上可以這樣……但是驍騎衛從來沒有這么做過,也沒有任何記錄有過大批敵人……唔!?”
身為繡衣衛大都督,搞了一輩子的陰謀詭計和探聽秘密,高敬絕對不是傻子。
剛才他是顧忌到皇帝,沒敢多想。
可現在忽然他腦子里閃過了一道閃電。
把自己進房間以來,從頭到尾的對話再捋一捋,高敬發現了一個讓自己都感到恐懼的推斷。
朱平川……驍騎衛……仁王……馬匪……前太子……
他的心跳猛的加速,卻是什么話都說不出來了。
不用高敬再多說什么,景和帝現下心里是越發的悲涼。
他靠在了床邊,有些疲憊的道:“你回去后,盡快的把當年的事情再匯總一下,仔細查看各方面的情報、記錄和供詞,著重關系就放在朱平川上面,還有仁王……”
“臣遵旨!”高敬回答著,額頭上都出現了汗珠。
“仁王侍讀李帆又是怎么回事兒?他怎么會不見的?是出了意外嗎?”景和帝又不經意的轉換了話題。
去傳喚仁王的是千牛衛,負責封鎖仁王府的是羽林衛,和繡衣衛都沒有太大的關系。
但身為監控天下的繡衣衛,高敬肯定是知道一些的。
果不其然,高敬回答說:“啟稟陛下,他應該是在仁王,仁王和仇香被帶入宮的時候,趁亂溜走的!當時大家的注意力都在他們兩個身上,李帆這樣的旁人,恐怕沒心思顧及。”
高敬是知道仁王遇害一案的,因為那個時候他已經被皇帝招入了宮中,準備徹查壽王遇害一案。
結果沒想到,他一口氣見證了兩個皇子全部薨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