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他漲紅了臉,結結巴巴的道:“師父……這……您說的是真的?真的有這種東西?”
“屁話,難道我會騙你嗎?”柳銘淇指了指他手里的兩本小冊子,“這里一本是怎么提煉杜仲膠出來,另一本是怎么用技術來高硫化杜仲膠,使得它變成兩種不同的內外輪胎橡膠,然后再通過組裝打氣……一系列的流程都有,你趕緊抽空給我研究,爭取早日做出來。”
鐘彬又是興奮又是緊張,“師父你以前做出來過?而且確定能用?”
“嗯,以前小實驗做過一下,不過這種大規模的大輪胎成品還沒有做過。”柳銘淇道,“正好你在做彈簧,彈簧和輪胎加上一起,全天下的馬車都會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以后保證給你立牌子拜祭!”
鐘彬撓撓頭,“這怎么行?要祭拜也得祭拜師父你才是!這個輪胎創意什么的都來源于你。”
“一起一起……”
柳銘淇說著說著,忽然覺得不對勁兒。
呸呸呸
這怎么越聽也不吉利?
他馬上閉嘴不提,轉而道:“你先吃透這兩個小冊子,然后便著急人干吧!我給你再派一個小組的助手來。”
“好!”
鐘彬點了點頭。
他現在已經習慣了實驗室的氛圍。
自己做主導,把一個個的項目分出去,讓那些少年們認認真真的去做實驗,獲取數據。
然后他再根據各種數據來進行調整,以及改進。
這樣的好處是,同時可以做好幾組的實驗,一下子就把實驗的時間加快了許多,而且因為專人專做,這樣的各種數據也更加清晰,方便檢討得失。
現在做杜仲膠也是如此。
怎么去采摘原材料回來,怎么分離壓榨杜仲的樹葉、果實、樹皮,怎么分離出來膠。
怎么做高硫化處理,怎么建造實驗設備等等。
這些分工合作,速度會更快。
大家一起檢討討論,也更容易推進進程,加快成功的步伐。
鐘彬對于柳銘淇又給他壓一個任務,不但沒有感到壓力大,反而是更加振奮。
他之前迷迷糊糊的自己埋頭瞎搞了這么多年,卻一點成績都沒有。
被柳銘淇點開了這么一片天地之后,他發現眼前是如此的廣闊,頓時覺得人生有了極大的意義。
柳銘淇離開的時候,這個老實孩子還在認認真真的讀小冊子,爭取能多了解一點杜仲膠的制造和使用。
……
杜仲膠在二十一世紀,還在我國做大面積推廣,因為它已經被培養到除卻極端天氣地方,全國的絕大部分地方都能種植了。
而且種植的面積非常大。
可是有一句說一句,直到柳銘淇穿越的時候,杜仲膠都沒有能大規模使用,更別提取代天然橡膠了。
人家巴西雨林里面的橡膠樹、東南亞的橡膠樹,割個口子便能源源不斷的獲得天然橡膠,你杜仲樹只能靠著葉子、果子和樹皮來提取杜仲膠,單在數量上就輸了,根本比不了。
大家都知道,現代的工業化生產,凡是不能形成大規模生產規模的,或者是不能大規模獲得原料的東西,肯定得不到推廣和大規模運用。
小眾的東西可能有些時候很高端很洋氣,但對于廣大群眾沒有什么用處的東西,實際上也是完全可以忽略的。
所以有些時候覺得,美洲真是天賜福地。
天然橡膠是一個,土豆、玉米和紅薯全都來自于此,你這讓歐洲人和亞洲人情何以堪?
倘若這些東西都在我亞洲,都在我中華大地上,我們中華人早就已經統一世界,探尋宇宙了!
作為一個工科狗,柳銘淇最討厭的就是毫無依據的幻想。
因此他從來沒有想過杜仲膠能取代天然橡膠,他現在仍舊期待著有一天,東南亞的那些海島小國,能進貢一棵天然橡膠樹來。
倘若不然,恐怕只有等五年十年之后,他制造的巨輪橫渡太平洋,去美洲亞馬遜雨林把天然橡膠樹帶回來了。
那么現在把杜仲膠拿來做輪胎,有什么意義嘛?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