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韋統治著周邊的方圓數千里的黑山白水,大致人口是六百萬。
但這么多的人,大部分也不是室韋族,有渤海族、有乞顏族、有百濟族、有奚族……等等。
室韋總人口大約是三百萬,因為是統治階級,不用勞作,兵力超過了三十萬,也只有這么多的兵力,才能壓服四方。
其余的部族一般情況就是服從室韋的統治,繳納各種稅賦等等。
而他們通常繳納的稅賦,又落在了底下階層之中,或者是那些更小一點、連自己是什么部族都不知道的大小部落。
平日里如果有打仗,室韋當然不可能我自己全力去拼,到時候拼光了軍隊,底下的小弟們就該造反了。
所以每一次都是征調底下部落的精銳兵士們,聯合在一起打仗。
當然這也不是白白調集人家的軍隊的,倘若每次都拿別人去當炮灰,每次你吃肉,人家連湯都喝不了一口,那這些部落寧肯跑掉,都不愿臣服于室韋。
比如這一次,室韋有這么大的動作,當然是許給了重利。
十五萬的各族聯軍,耶律飛揚一共許下了五百萬兩的好處,開打之前就發一百萬兩,打下錦州防線的前衛城又有一百萬兩,打下錦州城和左右衛城還有二百萬兩,打完了收兵還給一百萬兩。
除此之外,打下了錦州城,里面所有的金銀珠寶、糧食、各種物資、包括人口,都大家按照功勞分配。
這些部落平日里窮得只剩下馬牛羊了,聽到有這么多銀子可以拿,還有打下錦州城的好處,當然是欣喜若狂,把族中的精銳軍隊派出了大半過來。
事實上,他們對于那些手里的牧民也就是現在騎著馬來打仗的軍士們,并沒有什么好珍惜的。
死了就死了,反正每年都在生,比馬牛羊都不值錢。
但耶律飛揚卻不能這么做。
他飽讀史書,知道為什么一直以來草原部落就算可以強大,卻也始終不能長久統治中原的原因。
最重要的當然是兩個族群的不同文化和信仰所致。
然后就有最重要的一點,草原人一般不把人當人。
在草原上,那些部落首領、長老、頭人們,根本就把底下的牧民們當成是牲畜一樣,平日里給他們牧羊放馬,打仗的時候幫他們搶奪財富和人口,但卻只給他們溫飽,甚至溫飽都不可能。
你以為牧民們可憐?
是,他們在自己的部落可憐。
可到了外面,卻是兇殘狠毒,殺人不眨眼,也不把別人當人。
這么一來,你說這樣的草原部落,有什么資格說自己能占領好地方,統治人群,從而獲得長久的利益?
沒有!
耶律飛揚試圖去改變一下這種狀況。
可這么多年以來,他發現已經大部分入住了城池周圍的室韋人,倒是很適應這樣的改變,但凡是在草原上流浪生活的部落,卻都不能適應。
幾十次實驗失敗之后,耶律飛揚只能暫停,變成稍微溫和一點的辦法。
比如說這一次讓這些部落派兵來一起攻打錦州城,換在十年之前,是不可能給他們任何開拔費、獎勵金之類的。
就是召集你過來給我當前鋒,贏了分點湯給你喝,輸了算你們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