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也是如此,我大明抗擊女真,不就是消耗太多軍費,崇禎不斷的加稅加稅再加稅,逼反了無數人,最后落得自掛東南枝的下場?
許多人以為,草原部落就沒有什么軍費,一切都是自帶干糧,所以他們不存在財政問題。
那你就錯了!
草原上也有財政困境,他們如果出擊不能獲得巨大的收獲,反而是造成人丁死傷慘重,那么那些損失的部落就會鬧起來。
草原人很直接,不給好處那就分家,我們就走人。
蒙古分裂成韃靼和瓦刺,然后又分裂成數十個部落,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最后弄得直接被女真給吞并了,真是丟了他們老祖宗成吉思汗的臉!
當然了,相對來說中原王朝更困難一些。
通常在這種情況下,中原王朝只能是寅吃卯糧,提前用下一年、甚至是下下一年的收入。
又比如我大明,收稅收到了五十多年之后,這樣的朝廷,豈有不滅亡的道理?
大康還好,這些年的收入不錯,柳銘淇用“加恩令”和“度牒”的辦法,給皇帝和朝廷增加了許多收入,所以才能堅持到今天,都沒有用下一年的預算。
但按照肅王這么一提,現在是十一月,恐怕到了寒冬臘月、快要過春節的時候,再沒有解決辦法的話,皇帝和大臣們就不得不用這個辦法了!
思緒之中,少年道:“如果說讓大家捐贈,恐怕我沒有什么主意,但如果是我們幾家親王家族,一起來搞一個義賣活動,替皇奶奶籌錢的話,倒也不是沒有辦法。”
他果然有辦法!
肅王精神一振,道:“你說!不過什么是義賣?”
“義賣就是為正義和慈善而捐贈一些東西出來,讓別人來買。然后這些收入全都捐給有需要的人。”柳銘淇簡單的解釋了一下,看到肅王還不懂的樣子,就道:“就好像花樓姑娘出閣,第一次的時候是不是一般都要叫賣?出價最高的那個得到!這也是我們義賣的方式!互相競價之后,不就能多賣錢了嗎?”
“哦!”
作為法家子弟,肅王沒有去過花樓,但這種方式還是聽說過的。
他斟酌著,慢慢的點頭,“那咱們捐贈的東西,是不是必須要很珍貴?”
“這倒不一定,有紀念意義就可以了,當然最好是外面見不到的稀罕物。”柳銘淇道,“肅王伯您身上不是有先帝、還有皇祖爺賜給您的東西嗎?拿出幾樣不是那么很特別,但那些土豪們平日里卻得不到的東西,他們自然會花高價追逐的!”
肅王這就懂了,“我明白了!比如說父皇曾經給我一塊滿血雞血石,上面還有他親自刻下的字……這個東西如果拿出來,應該能值不少錢吧?”
“您這……這也太舍得了吧?”柳銘淇瞪大了眼睛。
這可是好東西啊!
不僅僅是它本身就很難得,更大的意義是有先帝的親自刻字,那意義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我只是說說,不到萬不得已,我可不愿意賣掉它。”肅王一揮手,“我家里還有一些古董字畫,還有一些我收藏的法家先賢的著作,這些都可以拿來換錢嘛!還有我家里做南詔、驃國的玉石生意,也有不少好東西呢!”
“這敢情好。”柳銘淇頜首道:“到時候咱們就各自拿一些出來,邀請那些巨富豪商們來參加這個拍賣會,讓他們出一出血。”
“可你這樣做,能保證有三五百萬兩、甚至更多的銀子入賬?”肅王還是有些遲疑,“這些東西怕是值不了這么多吧?”
“正常情況下是這樣的。”柳銘淇道,“不過我還有王牌!”
“王牌?”
“對啊!”柳銘淇道:“您忘記我們裕王府有一個從來沒有正式對外出售,但是卻受到無數人追捧的神物了?”
肅王稍微一琢磨,脫口而出道:“神藥!?”
“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