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任兵部尚書的廖石聰,現在卻還在東北,等他回來的時候,柳銘璟早已去了西北了。
去都去了,都開始執行任務了,自然就少了一個籌碼。
看著柳銘璟失落至極的表情,景和帝心中微微不忍。
他現在的心態和之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有了兒子(!?),有了繼承人的他,對于幾個侄兒自然就放寬松了許多。
特別是柳銘璟,那是最沒有資格搶奪太子之位的。
人家拼死拼活為大康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勞,如今只是要求再為大康效力,這是多么淳樸的好孩子啊?
如果一直打擊他,顯然是很殘忍。
所以景和帝沉吟了一番,道:“這樣吧,銘璟,等到你從西北回來,立下了引導小部落聯盟歸順大康的大功之后,我再去找廖石聰商量一下,一起去把葛相給說服了……這樣有功勞在手,說不定他也會心軟一些的。”
“真的!?”
柳銘璟眼睛瞪大得如同牛鈴一樣。
“我也不敢跟你保證,只能是到時候試一試啰。”景和帝道,“不過你得答應我,到時候如果他們不同意,你千萬不能學這一次的先斬后奏,去參加了攻打南詔的戰役再說……這一次你沒有銘淇和銘宥陪同,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景和帝的意思很清楚。
去年援救江南和錦州城的行動中,一路上都是有柳銘淇陪著,柳銘宥也在東北救援之中加入了進來。
三個親王的世子(兒子)都參加了,大佬們要處罰就是一口氣處罰三個,要殺就殺三個……這事兒所有宗室都不能忍,連大部分的朝臣和天下人都不可能同意。
這便是景和帝刻意的淡化處理、高高舉起板子、輕輕落下的重要依仗。
但這一次去南詔的攻略,你還不是在國內,是殺出國外了,關系到很多復雜的東西。
這時候你一個親王親自參加戰斗,那像什么話?
是想要自己打下一片領土當土皇帝嗎?
大康的上上下下都不可能允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
所以柳銘璟就算能凱旋歸來,迎接他的一定是最嚴厲的處罰。
連肅王都沒辦法幫他。
最好的結果可能也就是在京城幽禁一輩子,最差的說不定還要到宗人府去住個十年八年的。
到時候出來,什么人都給廢掉了。
柳銘璟顯然也懂這個道理,他點點頭:“放心吧陛下,我不會亂來的。”
“沒有銘淇這個搗蛋鬼跟著,我自然也比較放心一點。”景和帝笑了笑,看到柳銘淇又要辯解,趕緊轉移了話題:“再有幾天你們就得離開京城了,看看還有沒有什么需要的東西?現在朝廷不容易,但給你們的保障還是可以滿足的。”
要說景和帝對兩個侄兒,那是相當重視和大方的。
不但有前面說的那些三千羽林衛和千牛衛、三萬邊軍守衛等等,各種物資也是一應俱全。
木柄手雷一口氣調撥了十萬枚給他們,地獄雞尾酒也有三萬瓶,其余的強弩、鋼刀、駿馬等,都是禁軍標配最好的一批。
特別是鋼刀,更是用鋼鐵工廠做出來的中碳鋼打造,相對于一般的刀劍來說,就是神兵利器。
因為十一月才開始煉鋼,這些精鋼刀本身就不多,抽調了走之后,剩下的連護衛皇宮的千牛衛都配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