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尼瑪能比?
能比!?
人家漢武帝只打了一個匈奴啊!
如今我大康要硬剛五個國家!……哦,不,現在還得加上一個吐蕃!
大唐當初不就是和吐蕃拼命的廝殺,最后也趨于衰弱了嗎?
大宋當初不就是和室韋拼命的廝殺對抗,最后也趨于衰弱的嗎?
看看!
大宋、大唐和大漢加起來要硬剛的,都比不上我大康那么多!
大康真是何德何能啊!
遇到這樣的情況,即便柳銘淇是穿越者,也得頭疼。
柳銘淇現在已經爆了許多的科技和民生方面的東西出來了。
饒是如此,依照他的估計,能在二十年之內解決掉大部分的敵人,都是大康最大的幸運。
哦,對了!
還沒有忘記海上的那一攤子!
如果海上一開打,那就是面對整個西方世界!
那個消耗更加的讓人觸目驚心。
……
故而,凡事都有一個先后順序,有一個輕重緩急。
依照柳銘淇的規劃,對內,最近五年時間里,大康最為重要的就是在國內發展生產,大肆發展海貿生意,蓄積各種力量。
把金錢、糧食、馬匹都準備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至少每頓能吃飽。
然后你再說其它的。
至于外面,那很顯然就是兩條線走路。
第一個是把南詔打下來,好好的經營五年之后,再圖謀驃國、邏國等等。
第二個是在海上,要打造出更多的四桅帆船,然后再把大炮給配置上,從而牢牢的控制住馬六甲海峽。
如果有機會的話,還是要出馬六甲海峽去看一看,至少要在印度洋傲游一番,才能知道敵人的深淺,才能以后和他們拼殺。
一時半刻的失敗并不怕,只要能不斷的進步,并且牢牢控制住馬六甲海峽,那么大康就立于不敗之地。
所以在這種明確目標的前提下,柳銘淇要竭力阻止大康去攻打西羌和回鶻,還有吐蕃。
這些地方現在都很窮。
以如今的生產力和技術條件,也用不了多少它們地底的那些資源,屬于打了也是白打的。
雖然不打他們,可柳銘淇卻不會放任他們發展。
大康斷絕和他們的商貿往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柳銘淇還得給他們找一點麻煩。
這處在回鶻和西羌西邊的西域諸國,便是一個很好的棋子。
只要這邊動亂不斷,一向把西域諸國當成后花園的西羌和回鶻,一定也會更加的頭疼吧!
當然了。
怎么樣才能激起這些小國家的抵抗情緒,那也是需要柳銘淇去努力的。
能不能成功,少年不知道。
但總得要去試一試的,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