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作協里的其他作家,對待王勝和徐立業雖然沒擺臉色,但是態度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王勝并不生氣,相反,在他們接觸過的傳統文學作家中,盛京作協的前輩們已經很客氣了,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對他們的態度在悄悄地轉變。這是積極的信號。
王勝在寫了《大盜賊》后,除了第一時間發給徐立業審閱,同時發給了李想。其他人,別問友誼是否到了那個程度,可能,連友誼都還沒有建立起來,大家只是點頭交。交淺言深這是人際交往的大忌諱。
是否要發給李想,聽取他的建議,王勝猶豫了許久,還找徐立業商量了,最后壯著膽子決定發。
現在看來是對的,李想并沒有高高在上。
王勝找到李想的微博,看到了那條推薦《大盜賊》的簡訊,底下的點贊已經超過了80萬,評論超過了50萬,轉發70多萬。
王勝看的心情激蕩,這種明星效應,比網站里的所有榜單加起來都強。
他津津有味地瀏覽大家的評論,正面肯定《大盜賊》的居多,當然也有說不好的。這在所難免,他不會狂妄地認為全是好評。
說不好的,提建議的,對他的價值同樣高,他能從中認識到自己的“盲區”,所以另開了一個文檔,全部復制過來,記下,以便今后提醒自己。
不知不覺看了半個多小時,一條條簡短的評論對他而言充滿了吸引力,欲罷不能。直到手機響起來,是徐立業的電話。
“喂,立業。”
“阿勝,你知道了嗎?李想給你推書了,現在群里都沸騰了。”徐立業在電話那邊語氣激蕩地說道。王勝看不到他此刻的樣子,但可以肯定是在為他高興。
“白天斷了網,晚上上傳新章節的才知道,收藏漲了20多萬。”
“嚯~~這么猛?”
“還有更猛的,你看了李想的微博嗎?評論有50多萬條了,我估摸明天一早收藏還得大漲。”
“那先恭喜你,這下讓那些看笑話的人大跌眼鏡了吧。哎對了,你到作者群里回應下大家。大家都在瘋狂@你。”
掛了電話,王勝立即登錄即時通訊,對話框瘋狂彈出。
“勝哥在嗎?”
“勝哥,你發啦,李想在給你推書。”
“勝哥,勝哥!出來啊,大家都在等你回話呢。”
……
這些人瘋了,王勝心想。跳出來的對話框太多,他沒法一一瀏覽,先全部忽略,然后點開作者群。群里正在“過年”,話題全是圍繞李想和《大盜賊》。
“勝哥來啦~~”
“有請勝哥講話!”
“勝哥牛逼啦,竟然靠上了李想這座大山。”
……
同是作者,有的真心恭喜王勝,有的則酸溜溜,還有一些只看不說,說不上好壞。
王勝的地位和咖位擺在那兒,所以不至于有人不開眼地嘲諷或者懟他,所以群里還算平和。
王勝和大家聊了會兒,隨即點開了讀者群。這里更加熱鬧,大家正在猜測他是怎么和李想認識的,不可能毫無關系而李想給他推書吧。
猜什么的都有,有的說是親戚關系,遠方堂哥什么的,王勝哭笑不得,回應道:“我和李想是在盛京作協上認識的,大家別亂猜,我們是朋友,不是親戚。”
與此同時,王勝這才抽出時間瀏覽他不在的時候發過來的那些信息,撿重要的回復一兩句,無關緊要的忽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