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哥哥投資和改編的《我不是藥神》也要上映了,兩部片子碰在一起,看看哪一部更好。”
“這樣比較的話,《我不是藥神》更吃虧,這是一部小眾的文藝片,《魔都堡壘》號稱科幻大片,爆米花,兩部電影沒有可比性。”
“現在的排片已經出來了,《魔都堡壘》的排片達到了50%,而《我不是藥神》只有20%,起點就不一樣,沒法比較。”
“但我更想看《我不是藥神》,李想唱的主題曲《只要平凡》很打動人心。”
“太悲了,對年輕來說不討喜。”
“別給哥哥太大壓力。”
“為了曹家愷,我怎么都要去看。”
“對啊,為了曹家愷。”
……
討論從評價盧蒙逐漸演變到評論他主演的電影《魔都堡壘》,并進一步拿來同檔期上映的《我不是藥神》作比較。
暑假已經到了尾聲,電影暑假黃金檔期也只剩下尾巴。在這個時候,《我不是藥神》和《魔都堡壘》是最受期待的兩部作品,算是為今年的暑期檔劃上句號。
今年夏天,最火的一部電影是《網中人》。這是一部互聯網商業犯罪懸疑片,票房超過了8個億,直逼嫌疑電影《魚王》,超過指日可待。
不過,這并不能說這部電影比《魚王》好。考慮到現在貨幣通貨膨脹,實際上比較票房沒有意義,這只不過是發片方搞的一個噱頭而已。真正可以客觀比較的是觀影人數。
現在,《網中人》的觀影人數剛過2000萬人次,而《魚王》的觀影人數超過了3200人次,根本無法超越。
去年夏天,吳雪妃主演的懸疑電影《萬物靜默如謎》在觀影人數上超過了《魚王》,躋身華夏懸疑電影歷史第三位,如今,《網中人》想要復制這一成就,但已經沒有希望。
盡管如此,《網中人》依然是這個夏天大熱的電影,根據預測,8億的票房不是極限,應該最終能突破10億元;而它的成本只有2億。
不過,這還不是投入與收入比最高的電影。這個夏天目前賺的最多的電影是李秉蕓主演的《奇年偶月》!這部電影的投資只有8000萬,但是票房高達5個億。因為李想的一首《后來》而名聲鵲起的《奇年偶月》,既是賺的最多的電影,也是這個夏天到目前為止口碑最好的電影,評分超過了票房比它高的《網中人》,達到8.2分,而后者只有7.5分。
《奇年偶月》才是今年最大的黑馬。
“說這話還早了點,暑期檔雖然即將結束,但是被普遍看好的《魔都堡壘》還沒有上映,何浩全和李想合作的《我不是藥神》同樣不能小視。我有種預感,今年這個暑期檔可能上演最后的瘋狂……”有知名影評人沒有急著給這個暑期檔做總結,而是認為應該看一看最后上映的兩部電影。
李想工作室里,傍晚,李誕終于開完了會,來到李想的辦公室說:“小象,你說我們第一期邀請盧蒙來怎么樣?”
李想詫異地看向他,沒好氣地說:“你要是能邀,我沒意見。”
李誕笑著說:“看了最新一期的《向往的生活》,我真的覺得像這個盧蒙就應該來參加草泥馬大會,到時候我第一個問題就是,蒙哥,你是不是腦子缺根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