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次在魔都分別后,兩人有一個多禮拜沒見面,對初嘗滋味的青年男女來說,如隔三秋,食髓知味。
……
天完全黑了,太陽不見了蹤跡,四合院里亮堂堂的。廚房里,充滿了歡聲笑語,李想和黃佑怡嘻嘻哈哈地正在聯手做晚飯。
“你不要杵在這里了,快去餐廳里坐好。”
黃佑怡把李想趕出了廚房,沒多久,做好的菜一一端上來。
李想看著眼前的西餐,說道:“沒想到你不僅會做飯,而且做的這么好。”
黃佑怡得意地坐下來,問:“為什么覺得我不會做飯?我看起來是不會做飯的人嗎?”
李想:“你看起來像大小姐。”
黃佑怡:“中餐太復雜了,我不怎么在行,還是西餐相對簡單點,我覺得自己做的還不錯吖,你快嘗嘗。”
她媽媽喬秀秀是在國外長大的,外婆一家也在國外,所以從小會跟著做西餐。
李想嘗了一口意大利面,大肆點贊;嘗了一口煎牛排,點贊;嘗了一口奶油南瓜濃湯,點贊;嘗了一口蔬菜沙拉,點贊!凡是吃了什么都要點贊,包括紅酒,就連今晚的夜色都被瘋狂點贊了,不管是否出于真心,總之黃佑怡很開心,臉上笑容不斷。
兩人一邊吃飯,一邊聊著這趟去法國的經歷,黃佑怡對那邊的風土人情比較熟悉,吃完晚飯后幫李想上網查看法國當地新聞網站和論壇對《老人與海》這本書的反響。
高盧雄雞之所以叫高盧雄雞,真的是有一種雄雞般的傲嬌,當地人絕大部分會說英語,但就是要用法語和人交流,尤其當這個人來自國外時,他們執拗地就是要用法語,哪怕為此要增加一個翻譯。
在法國的網站和論壇上,到處充斥這種高盧雄雞的驕傲,他們用的多是法語,這讓原本打算上網看看風向的李想無從下手——他對英語在行,但是對法語完全不懂。
“你會法語?”李想震驚地看著黃佑怡麻利地在網上瀏覽法國的網站和論壇。
黃佑怡笑嘻嘻地說:“懂一點點,你看,我還準備了一本詞典呢。”
她在電腦里同時打開了一本電子詞典,真的是在查閱法語。
李想坐到她身邊,她順勢半倚靠在懷里,一邊繼續查閱新聞,一邊說:“這條新聞是在說夸你的《老人與海》,說這本書有高超的現代文學技巧。”
李想湊近平板電腦,只見密密麻麻的滿是字母,每個字母他都認識,但是組合在一起,他就什么都不懂了,只能一愣一愣地虛心聽黃佑怡翻譯。
“這條新聞是在說《老人與海》非同一般,這個叫漢密爾頓的作者說他只看了一半,還沒看完,但是已經忍不住要夸獎你了。”
“這條新聞是在介紹你,說你是華夏的大作家,同時還有另外一重身份。”
李想插話:“黃佑怡的男朋友?”
黃佑怡笑道:“別搗亂,說你還是一位大歌星,唱的歌很好聽。啊,還有這一條,這一條也是在介紹你,并且提到了你的一首歌曲,《NewSoul》。”
李想詫異地問:“他們竟然知道我有這首歌?”
黃佑怡說:“可能是傳過去的吧,我在油管網站上都看到過你的這首歌。”
李想想到曾經吉姆問他能不能把《NewSoul》這首歌傳到油管上,隨即釋然,互聯網是相通的,一首英文歌被國外聽眾聽到再正常不過。
他問道:“還有嗎?有其他觀點的嗎?”
黃佑怡繼續瀏覽網站,說:“這條新聞在介紹《老人與海》的劇情,也是在夸獎呢,說這本書很好。”
……
她連續說了十多條新聞,全是夸獎的。李想不禁懷疑道:“佑怡,你不是只懂一點點法語嗎?怎么剛才看起新聞來這么快?都沒怎么見你查字典。”
黃佑怡:“……”
哎鴨,夸起男朋友得意忘了形,被發現啦。
PS:今天四章,求訂閱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