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開車離開家,去了和沃爾沃汽車的管理層見面,品牌之夜活動要開始了,他到時候要在會上為這個汽車品牌唱一首原創歌曲。
對接完這些事情后,李想又和對方一起吃了午飯,中午在工作室休息了會兒,下午去了盛京作協。
盛京作協一個季度開一次會,不過,也不是一成不變,如果有重要的事情,隨時可以召集。
11月中下旬的時候,盛京作協臨時召集開會。李想來到會場時,看到會議室里掛起了紅色的橫幅,寫的是“熱烈祝賀我會成員李想榮獲龔古爾文學獎!”
今天臨時會議的主題就是研討《老人與海》。
這本書都被研討多少次了,光林業大學就開了兩次研討會,盛京在第三季度的會議上,也有這么個議題。這次和以前不同的是,這次是專題會,李想還不能不來。
李想抬頭看了看會議室里的橫幅,不僅正前方掛上了,兩側也掛了。他對這些不陌生,在剛從巴黎獲獎回來時,林業大學的校門口就掛起了這樣的橫幅。
會場不僅掛了這樣的橫幅,而且每個人的座位上擺放了一本還沒拆封的《老人與海》。
李想見到白蘇和楊昆進入會場,立刻迎上去,再次感謝他們的支持和幫助。要不是他倆,《老人與海》只會成為遺珠,而難以在龔古爾文學獎上揚名。
白蘇說:“我只是拉拉關系的,主要一是書寫的好,書要是不行,說再多也沒用;二是老楊給力,介紹了塞西爾,李想,你要感謝就感謝老楊吧。”
楊昆說:“不用這么客氣,老白說的對,主要是書寫的好,不然我說什么都白搭。”
李想拿獎,他們倆與有榮焉。白蘇不用說,他是李想的老師,給他上過寫作課,在外人看來,李想是他的學生,也是他提攜起來的。如今,學生獲獎,老師臉上無上光榮。
像他們這些老作家,這個年紀了,對名譽什么的已經沒有年輕時候的熱度,看得淡了許多,反而對傳授年青一代很上心,比的也是誰帶出來的徒弟和學生更優秀,都攢著一股勁,要在這方面把別人比下去。
李想拿下龔古爾文學獎,讓白蘇這幾天走路生風,此刻來到會場,見到許多作協成員,分外活躍,遠遠的就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對楊昆來說,他也帶過學生,教過徒弟,不過成就一般,和李想沒法比。其實,也不是別人差,而是李想太突出,要是沒有李想,他帶的那幾個學生就是佼佼者。
李想獲獎,楊昆在其中出了力,雖然沒有白蘇那么牛逼轟轟,但是也很有成就感,有什么比自己幫助后輩拿到自己拿不到的文學大獎來的爽呢。當然,最最關鍵的是,白蘇這個老頭子經常把他在其中發揮的作用講出來,這讓不好意思吹牛的他很爽快,就像撓到了癢癢肉。要不怎么他能和白蘇成為好朋友呢,白蘇很擅長這方面,但讓他不喜歡的是,做的好的會被說,做的不好,也會被到處說,讓他有時候恨不得揍他一頓。
李想在座談會上還見到了網絡作家王勝與徐立業,關心地詢問他們新書的情況。得知兩本夏天才發布的新書竟然已經有100多萬了,李想感嘆,這兩人別的不說,才思敏捷這個贊譽是擔得起的。又得知網絡作家基本都是這種寫書速度,不然沒錢賺,李想只能說,網絡作家都是神人(#^.^#)。
王勝先是恭喜李想榮獲大獎,接著慚愧地說,他正在連載的這本還是沒有跳出網絡的桎梏,沒能突破自己,與動筆之前的初衷有了很大的偏離,這次算是失敗了。
今天來參會的作家們,也不全是真心恭喜李想的,有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有陰陽怪氣的,有各種挑刺的,有在李想面前擺前輩架子的,有指點后輩說教的,有“教誨”李想要有一顆純粹的文學之心的,有讓他不要在唱歌了的,專心文學等等,不一而足。
下午4點半結束了座談會,李想回到工作室,特地在經過工作區時,看了看小張的位置,空的,沒見到他人。
古琪靜說,小張出去辦事了,這幾天都挺正常的,并沒有因為小夏的離開而出現異常,每天依然是第一個到公司,依然很爽朗,依然敢徒手抓蟒蛇。
李想放心下來,在辦公室處理了一會兒工作,回家。
吃過晚飯,向小園在家看《吐槽大會》,第二期已經播出了,節目效果不比第一期差,笑料很多,李誕講起段子來越發的自如,也更加放得開了。
竇竇師師看不大懂,但是光黑蛋蛋出現在電視上,就足夠吸引她們的注意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