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是收獲的季節。
在12月初,王銀珍和古琪靜就接連收到各種晚會、頒獎禮、年會的邀約。
為了大牌和正當紅的明星,這些組辦方手段盡出,往往提前一兩個月就發出邀請,誠意滿滿,讓人難以拒絕。
除夕夜之前的節目,李想挑選了兩個。
除夕夜之后,一直到元宵節期間的任何節目,他都拒絕了。
除夕夜,李想要參加春晚。
去年他沒有收到邀約,今年卻在11月份就確定了,春晚導演親自打來電話敲定,防止李想被其他電視臺的晚會挖走。
除了春晚,李想不打算再參加其他的晚會,雖然它們特地錯開了時間。
冬至過后,李想收拾行囊,帶上古琪靜、小張和田中智子,以及從丁丁書城找來的男翻譯,啟程前往扶桑。
芥川艾嘉翻唱李想的歌曲已經正式發行,發行一周,各項數據爆炸,連帶著首次在扶桑演唱《小小的戀愛》的田中智子也小有名氣。
這次去扶桑,就是芥川艾嘉的邀請,也順應了李想開拓日語音樂市場的目的,于是欣然前往。
盛京這些天一會兒大雪一會兒明媚的晴天,扶桑天氣更加惡劣,在李想下飛機的那一刻開始,大雪紛飛,終于讓他知道為什么這里又叫雪之都。
在扶桑待了兩天,參加了電視節目,和當地的猴子泡了溫泉,原定第三天返程,但是因為大雪封路,飛機停飛,不得不又多了兩天。
這兩天有沒閑著,扶桑當地的作家通過電視、新聞得知新晉龔古爾文學獎獲得者、也是最年輕的獲獎作家到訪,熱烈地邀請參加他們的活動,把一個原本只是十個人不到的座談會搞得聲勢浩大,最后與會的作家多達七十多人。
若不是會前準備的時間太短,人數還會往上漲,誰也不知道最終會有多少人來參加。
這印證了李想在扶桑的人氣。
雖然李想在海外名氣最大的是《老人與海》,但是在扶桑有些不同。
這里的作家們更加關注另外兩本。
一是《我是貓》。
《我是貓》的原著就是日語,扶桑的作家們關注情有可原,李想能夠理解,但是他們還十分關注他最早的短篇《逃脫術》!
這讓李想一時難以理解。
這篇短篇是李想最早的一部。當時是高考結束后的暑假,他在參加《今日之星》之余斷斷續續寫的,后來給向疏影看了,由她轉交給了粵州的《豐收》雜志發表。
與后期的幾篇相比,不論是《熱愛生命》,還是《我是貓》,藝術性上都差了不少。
但是,在扶桑,這篇在華夏不甚出名的短篇卻意外地受到歡迎。
這里的作家們不斷和他探討這篇短文中的一些隱喻,以及主角最后到底是不是自殺。
和他們聊天后,李想才明白,之所以《逃脫術》受到歡迎,是因為扶桑人對自殺情懷情有獨鐘。
在歷史上,他們中的許多大作家往往是以自殺了卻生命,并引以為榮。
扶桑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
在他們的文化中,自殺不是懦弱、逃避的表現,而是勇于承擔和負責任的表現,具有強烈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
自殺如果以適當的方式進行,便可洗刷一個人的污名,保全死后別人對他的好評。
在李想的《逃脫術》中,我堂姐夫留下了一句“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的咒語,置身于壓路機下,血水橫流、成了一面肉餅。
扶桑的作家們對這樣一個結尾十分感興趣,某種意義上,契合了他們的自殺文化。
在他們看來,我堂姐夫不是在逃避責任,而是以一種個人英雄主義和浪漫色彩承擔起了自己的責任,結束了自己卑微卻強大的一生。
三天后,連續五天沉在半空中的鉛灰色云層終于散去,太陽突破阻攔,沖破云層,將溫暖的陽光撒向陰沉潮濕的大地。雪后的扶桑在陽光下呈現出另外啊一種美,這里有
李想返回盛京,田中智子繼續留在那里,跟著芥川艾嘉參加一些節目,增加曝光率,晚一些才回來。